20170210闻鸡起笔:寒假里在看尹建莉的书《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满脑子都是爱、、自由、平等、尊重这些词汇。当第一眼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升起了批判,看题目觉得是控制,可看完全文又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反而觉得挺有道理。可是和脑子里已经架构起来的“不控制、充分自由”的理念互相矛盾。带着疑问,询问了心理学习班的老师、同学,还有几个好友,思路慢慢清晰起来。
给孩子尊重和自由,不是全盘放任不管,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指导,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家长要去觉察出孩子不喜欢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害怕还是真的不喜欢?如果是真的不喜欢,有没有可能让孩子做出一些改变,帮助他创造出乐趣和价值呢。当一个孩子在有自由,有空间,有信任的环境中,通过自己多次选择与尝试,经验到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渴望和需要的时候,他是不会被诱导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有一个成熟的心态去帮助孩子突破成长,培养孩子的兴趣历练性格,给予尊重和爱,有心与心的连接。而不是仅仅为了学习一门技艺,满足父母的私欲和面子。
想起好友LD多年前陪伴儿子练钢琴的经历,她对我说:“每次儿子练琴,都是修炼自己心性的机会。孩子不情愿、练不好、急躁生气发火的时候,我去觉察自己升起怎样的情绪,不被儿子的情绪带走,也不批判儿子的情绪。在允许和接纳中去抚平孩子的心情,同时也让他感受到刻苦练习之后琴技提高的喜悦,真正体验到努力才会进步的道理。”她帮助孩子和自己穿越这种不舒服感,母子都得到了成长。LD十年前就有这样的洞见,真的很让我钦佩。
武志红说:寻找自己的觉知,自己的路吧,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路,意味着其实有万千条路——你自己的路。
读书如此,育儿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