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送美文——《同学颂》,初读时感觉文字挺优美,满满的正能量。再读时,心理感觉发生了很大变化,同学并没有作者说的那么好,只是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而已。网传的《同学颂》作者有说是作家王蒙,也有说是作家莫言,仔细阅读之后,可以确切的说不是这两人当中的任何一个。因为不论是王蒙还是莫言,以他们的水平写一篇《同学颂》,居然漏洞百出,那岂不是笑话
壹
下面的括号里是《同学颂》的原文,括号外是我的看法,如有不妥,欢迎批驳!
(找一个理由,和同学见一面,不为别的,只想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一口老酒、一声老哥,热泪盈眶。)想念过去的岁月实在是人之常情,同学只是沟通过去情感的一个因素。同学就是同学,可以一口老酒,亦可以热泪盈眶,直呼其名方显同学关系的淳朴本义,一声“老哥”岂不让同学关系,变了色泽?
贰
(找一个理由,去和同学见一面,不管混得好还是混得孬,只想看看彼此,一声战友,一份关切,情谊绵长。)如果你是同学当中混得最好的,或者是混的好的,不论谁来找你,都有可能得到你的“情意绵长”。如果你在同学当中混得不好,就算有同学来找你,恐怕你也想避而不见,因为绕不过自己心里那道门槛,就是自卑,你自己都为自己的现状觉得丢人,哪还有什么心情去见同学呢。另外,既然同学,怎么又成了”战友“?不要诡辩,说这里的战友是一起战斗过的朋友的意思,战友这个词在中国社会有特定的含义。这是我判断,这篇同学送,不是王蒙或者莫言所作的理由之一。堂堂作家居然分不清战友和同学的区别,我不相信!
叁
(找一个理由,去见一见同学,时间一年又一年,青春已逝,年华已老,一声珍重,一句祝福,感同身受。)如果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足够大,联系的频率刚刚好,见面也许是一件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如果空间距离很小,甚至能够见证彼此逐渐变老,同学见面和别的普通人之间的见面并无区别。没有相当的经历,没有对等的条件,充其量你也就是混同学一顿饭,而且是没有下次的一顿。
肆
(找一个理由,去见一见同学,这是我们最信任的人,用碗喝酒,大声唱歌,一声兄弟,一生朋友,地久天长。)混得好,到那里都有人捧场,同学也绝无例外;混得一般,有的同学恐怕连见个面都是梦想。混的很惨,就还是不要去见同学了吧。如果生活没有交集,工作没有关系,你让同学拿什么奉献给你?
(有同学在的地方,无论是闹市还是乡村,都是景色最美的地方。大家坐在那里,说着过往,拍这胸膛,搂着肩膀,如同看到了彼此青春的模样。因为同学,让我们找到了过去的万丈光芒。)当大家彼此没有过大的身份地位差异,没有过大的时间空间距离,见面,还是挺让人向往。如果,我是说如果身份地位差距太大,什么“说着过往,拍着胸膛,搂着肩膀”,到时候你只想抽回拍胸膛搂肩膀的手,静静的躲在人群的边缘,看着别人谈笑风生,述说,或展示曾经或此刻的辉煌,在心里诅咒自己的痴心妄想。
伍
(有同学在的地方,无论是大鱼大肉还是小菜小汤,都是让人沉醉的地方。你我端着酒杯,不说话,头一仰,全喝光,那种感觉只有你我能够品尝。因为同学,让我们忘却了工作的繁忙和慌张。)见过世间数不清的同学,也见过别人同学的人模狗样。大鱼大肉还是小菜小汤,取决于你来自何方。也许作者的同学都是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可以因为同学忘却工作的繁忙和慌张。“你,我端着杯,不说话,头一扬,全喝光”,如果十年二十年的同学,还可以这样疯狂,超过三十年的同学,你再这样试一试,基本上是能躲就躲能藏就藏。
陆
(同学是前世的债,这世的情,常来常往,格外芬芳。)同学,就是在那个时段与你同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的人,前世与你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今世有没有正常交往才是重点。能不能常来常往,得看你们之间有没有合适的时间空间交集,还要看你,你是不是有那样的能量!同学关系有的的确格外芬芳,那是因为太多你我不知道的另外的交往。
同学关系既不特别神秘,也不非常高尚。在文盲遍地的时代,因为读书人为稀有动物,同学关系才显得不同一般。在今天已经基本消除文盲的社会现实中,所有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得有多少同学?如果所有的同学关系都如此美好曼妙天上少有地上难寻,社会得和谐成啥样呢?其实,同学关系不过是诸多社会关系中的一个,也需要打理经营,更需要关注呵护。良好的同学关系只出现在彼此相当的同学之间,距离巨大的,要么俯瞰,要么仰视,剩下的差不多也就是这种美好关系的吃瓜群众。美化同学关系,在特定的场合有其合理性必要性,如果在所有的时段里,都相信那些文字是真实可信的,那就奥特啦!
天长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