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组成及功能

延岭

中国古建筑各组成部分

图片发自简书App

1、柱子

立于地面承重,柱子之间的门窗只起隔断作用,有“墙倒屋不塌”之说;

2、梁枋

梁是架在立柱上的横向水平构件,承重并通过立柱传至地面;枋是尺寸较小的梁,功能与梁相同;清代建筑构架中把房屋正面垂直方向构件称为梁,平行方向称为枋,但有时又不作严格区分,统称为梁枋;

3、柁橔、瓜柱与角背

为构成具有坡度的屋顶,需多层梁枋层层叠加,作垫托的构件称为柁墩,一般柁墩其高小于本身长宽,大于时,称为瓜柱或童柱,两边各加一扶持木稳固,称为角背;

4、穿

联结两柱之间的辅助构件,常位于立柱与梁上瓜柱之间或瓜柱与瓜柱之间;位于檐柱与金柱之间的横梁之下的穿称为穿插枋;

5、檩木与椽木

檩木作用是承接屋顶上的椽木,联系固定左右两副梁架;位于屋檐与屋脊的分别称为檐檩与脊檩;椽木位于檩木之上,垂直于檩木均匀的密集排列,断面或圆或方,供铺设屋顶瓦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6、雀替或梁托

雀替位于房屋外檐柱与梁枋相交处,承托梁枋两头,减小梁枋跨度和梁柱相接处剪力的作用,防止立柱与横梁垂直垂直相交倾斜变形;房屋檐廊和室内梁枋柱子处的雀替由于梁枋高低错落而不水平,故称梁托;

图片发自简书App

7、楣子、花牙子

园林中亭榭廊上,外檐的两柱之间梁枋下,多安有一排横向的楣子,楣子与左右柱相交接处就是花牙子,与雀替外形近似,是由木棂条组成的透空花纹,纯属装饰;

图片发自简书App

8、斗拱、撑拱、牛腿

斗拱是许多小块方形的斗和拱形的栱拼合,常用在屋檐下与梁枋之间,支撑伸出的屋顶檐部,减少雨水对屋身墙面与门窗立柱侵蚀的构件,还可以传递由上而下的荷重;但由于制作费时费工,用一根木材上托檐檩,下撑立柱,构成三角形的斜撑,称为撑拱;填补上三角形空白处并用雕花木板代替的完整构件称为牛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9、天花与藻井

在梁枋下做顶棚隔断上下,可挡梁枋上落下的灰尘,又可保温,天花与藻井就属于顶棚的一类。

由于时间篇幅有限,只能先暂时进行粗略简介,更详细各构件的内容后续更新,敬请期待……

我是延岭,一个建筑学的,大学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9章清式建筑做法 一、大木作 1.概说 (1)大木的含义 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
    槑槑啊阅读 1,897评论 0 1
  • 1) 十三天 —— 构成佛塔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2) 三角尖顶 —— 两弧间形成的突起,特别指石造的...
    槑槑啊阅读 745评论 0 1
  • 第8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一、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1.台基依照使用功能和外形,大体可分为普通台基和须...
    槑槑啊阅读 2,342评论 0 1
  • 枋——在柱子之间起联系和稳定作用的水平向的穿插构件,往往随着梁或檩而设置。 枋是较小于梁的辅材,截面为矩形,是方柱...
    遇见青丘阅读 11,335评论 4 11
  • 凡事必有缘起。 数年前,有某些日本学者曾妄言: 中国境内已经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 要看原汁原味的唐代木质结构建筑,...
    老猪的碎碎念阅读 1,30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