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2014.12.26
在参加一个公众演讲的培训中,老师让自己给自己写一个介绍。
有几个要求,140字以内(专业的播音大概220字/分钟。同时140字也是一条微博的长度),一般人的语速可以控制在140字左右;用第三人称(他)来写;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即学会夸自己;最后说这个人的名字。而且这个介绍不能自己来说,要让你的主持人来介绍你,等观众听完这个一分钟之后,会对你很期待,有兴趣听即将出场的人说话。
当我在尝试写自己的140字简历的时候,最难的是要腆着脸来夸自己。这事平常做的还真不多,基本上都是别人在夸自己。但一旦开始找到那种夸自己的节奏的时候就收不住了,字数是之嫌上升,仿佛想把自己做过的牛逼的事情都让别人知道似的,最好超过140字是必然的。接下来就是更加痛苦的删减过程,你必须把你最想给到别人的印象留下来,这时候你开始做判断,同时也是自我梳理的过程,仿佛是在给自己写墓志铭似的。最后留下的东西差不多了,还要找到一种非常温和的方式介绍给听众,大家听着舒服,同时又有足够的吸引力。于是就有了我这篇略微骚包的140字自我介绍:
他自称是一个闷骚男,在22岁之前,他一心读书;
内向、害羞、不善言辞,在书的海洋里搭起一座自己的城堡;
22岁之后,他开始用嘴和这个世界对话,成为了一名体验式培训师;
24岁他背包去青海湖骑行、去西藏转山、去尼泊尔徒步、去泰国看人妖
书读了,路也走了,
今年四月他开始每天写一篇千字文,到现在已近30万字,
他就是今天的演讲嘉宾徐立!
老师的要求基本上都达到了,而且听完这段介绍后的听众会很有兴趣听听接下来的嘉宾要说什么。
我的大体思路是这样的:强调我读书和旅行。这两个内容会很容易抓住听众的思绪,而且能够找到共鸣:我也读书,我也旅行,可是没有去过西藏、尼泊尔——很自然的就对演讲人充满期待了。接着我抛出来,我曾经是个内向的人,现在我是培训师,愿意跟别人进行交流,那这种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呢?大家肯定好奇,因为确实有很多人内向,不是不善言辞,只是没有找到最适合的方式而已。最后是承接我要演讲的题目的,即“每天写一篇千字文”,并且已经写到30万字了。
首先,“千字文”是件很时髦的事,承接而来的就是我们以前说的日记;其次,这是很多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那么我已经写到快30万字了,“他肯定有什么独门秘诀吧,听听也不赖!”。而这三个层次,即读书旅行、内向外向、每天千字文是越来越具体的,层次上是递进的关系,成功做到了吸引力、思考力和影响力。
现场反应很好,当然也有意外情况出现。大家在一个点上竟然都笑了起来,“去青海湖骑行、去西藏转山、去尼泊尔徒步”下面我的介绍人缓缓的说出“去泰国看人妖”的时候,下面笑成一片啊!前面3个是那么高大上的,最后竟然接了一个“去泰国看人妖”,这种反差造成的幽默效果是我始料未及的,结果老师给我的评语就是:你其实是很有幽默感的!
最后,如果你也有兴趣的话,用140字写下你的自我介绍,看看你准备给别人呈现一个怎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