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心理学、脑科学、逻辑学和经济学向你娓娓道来如何成为一个敢想敢干能成事的人。
《钢铁是怎么练成的》 中有一幕,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烈士墓碑前不禁问道:“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才无悔呢?”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在老了时,都会感到自己一生中有一些遗憾后悔。
世界权威调查机构以“个人最后悔的事”为主题,做了一个全球抽样调查。结果排在前两名让最多人后悔的事情分别是:第一名,72%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一事无成。第二名,67%的人后悔年轻时选错了职业。总结起来就是,绝大多数人要么后悔不够努力,要么后悔选错了事业。
那为什么我们明知道努力很重要,但还是不努力;明知道选择很重要,却还是选错了事业?我看了采铜的《精进》这本书,我才算明白,不是我们不努力,是我们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去努力;不是我们不重视选择,而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选择。
《精进》就是一本探讨如何摆脱内心的禁锢,以更勇敢更开阔的方式去生活,从而获得一种丰盈独特、完整自足人生的书。整本书共七章,我把它分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如何成功三部分来解说。这篇解书文章就是关于第一部分如何做事。也就是,如何做一个敢想、敢干、能成的人。
作者在第二章一开始就写道: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要做事先理解“人生格局”
要识别出最好的选择,就要厘清自己的人生格局。上一篇解书文章中,我就提到电影《一代宗师》中把人生分为三种格局,而《精进》的作者把人生分为四种格局。
1.零度格局--盲从者。他们没有目标,追随当下潮流,非常关注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常被“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
2.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他们奉行利己主义,非常重视与逐利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3.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他们为理念而生的人,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他们一般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专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比如,钱钟书、苏格拉底和哥德尔。
4.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他们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自己人生最高目标。他们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比如,孔老夫子、史怀哲。
在零度格局下,盲从者看到听到的是幻象和噪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而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作为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但问题是怎样才能养出大格局,如何落地大格局呢?作者结合心理学、逻辑学、脑科学和经济学,依据三块内容来打造了一套“大格局做事”方法论。
首先是从打开格局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接着找出有价值的事情,处理好时间的快与慢、深与浅的关系;最后讲述各种科学的做事方法来达成所愿。
三块内容的逻辑是递进的。第一块,从厘清人生最高目标的角度,来谈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看完这部分你就应该清楚你做事的发力点在哪里。第二块,从时间维度上,平衡好过去、现在和未来,识别出并多做半衰期长的事情,实现有快有慢、有深有浅第做事。看完这一部分,你就知道你的人生哪些事是必须持续要做,哪些事是必须放弃的。第三块,结合精益创业法,以及多种科学的分解任务方法来讲述如何搞定事情。让你马上可以把这些方法应用到工作生活中,实现张弛有度、提升效率。
1)最高目标: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先来看第一部分,“寻找人生最高目标”。要正确的做事,首先要找到正确的事情,如果要找到正确的事情,先要找到你的人生最高目标。否则一切的行动都是无效的,甚至背驰而行的。
a)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面临选择是,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选出其中最好的。
如果你的标准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并不优越。
寻找内心真正的渴望
如果一个人处处以最高目标为原则,他的人生将很可能变得非凡。这里的“最高目标”,并不是指那些可以被数量最大化的目标,而是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这个目标反映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体现出他的人生格局。
把现有格局往上提升一格
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认为应该是人生格局决定命运,就算你性格有各种缺陷,但你的格局层次够高,也会在格局的引导下,通过各种行动来改善自己的性格,让自己的性格慢慢符合自己的格局,从而造就不一样的命运。
如果现阶段你确实不知道自己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么该如何来寻找人生最高目标呢?你可以采用书中提出的一个简单方法:回想一下最近一段时间(一周,一月,或半年等等),你做过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比如,外出旅行,帮助他人,或者是聚会。通过这件事来探寻你的人生最高目标。
寻找人生最高目标,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曲折和反复的漫长过程,而且人生的不同阶段,人生最高目标也会发生变化。但就算这样,我们一开始就要走在寻找人生最高目标的道路上,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选择时,如果我们拿出一点勇气,为自己设定最高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你听说过可汗学院吗?是一个叫莎尔曼.可汗美国人创立的,他读完大学和MBA后就在一家对冲基金担任高级分析师,过着富足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自己更擅长做老师,有能力把难懂的知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明白。后来他干脆录制了很多教学视频发布在了网络上,收看的人数一路飙升。随着这件事情的推进,时间的有限,逼着他要在现在的高薪工作和前途未卜的公益教育项目之间必须做出选择。他选择了后者。
这是一个在外人看来很难理解的决定,但是莎尔曼.可汗很清楚他的决定,他知道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便顾不上其他,勇敢地选择了理想。因为他有更高的人生目标,才会选择后者。可汗学院所倡导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正在引发全球教育界的反思和变革。
b)打破困局中的隐含假设
你现在知道了寻找人生最高目标很重要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设定了最高目标,现实状况与目标相差悬殊,感觉无从下手,该怎么办呢?
作者在书中提到,有很多网友经常向他诉说烦恼,这些烦恼大多关乎选择,特别是关于个人前途和事业发展的选择。事实上,大部分的求助案例内在逻辑都是类似的,都可以总结为以下这个模式:有唯一的理想目标,但理想目标与当前处境相差悬殊,两者构成严重冲突。这种冲突导致了糟糕的内心状态。
当我们陷入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是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隐含假设的威力在于,虽然它们存在,你却意识不到,只是时时刻刻被它们影响,发现不了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一直无法破解这个困局。
那该怎么破解呢?作者为大家制定了一个破解困局三步法:第一步、找出隐含假设;第二步、校正隐含假设;第三步、运用新思维框架,发现新的可能性。
第一步、找出隐含假设
要破人生选择的困局,先要找到隐含假设。要想找出隐含假设,必须搞明白有哪些类型的隐含假设。 作者初步归纳了四种最普遍的有关人生选择的隐含假设:
1.赛道假设。这些人认为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于是他们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所以他们很可能不敢尝试,不敢试错,亦步亦趋地在一个被固化的轨道上不停地跑着。
2.低关联假设。这些人认为人生种种经历之间是互相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的。比如小时学画画,长大后的职业不是画画了,他们就想不到这些绘画基础其实对职场运用视觉化思考很有非常大帮助的。
3.僵固型心智。这些人以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天赋不够,智商平平,于是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继续努力的勇气。与之对于的是“成长型心智”。成长型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越挫越勇。
4.零和博弈。这些人在人与人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有本书叫《第三选择》,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倡导在“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应该努力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第三选择”,实现协调和共赢。
第二步、校正隐含假设
当我们找出当前困局中隐含假设后,分析出是哪种类型的隐形假设。然后根据这种类型的特点,来发现其中的不合理性,最后修正其中的不合理性。
如果属于赛道假设,就要有意打破原来的固化轨道,假如有价值的新比赛项目;
如果属于低关联假设,就要可以在自己已有的经历中寻找与现在要选择事情之间的联系。
如果是属于僵固型心智,那就立马用“成长型心智”思维来增加自己的勇气;
如果是属于零和博弈思维,请打开思路刻意寻找第三选择。
第三步、运用新思维框架,发现新的可能性
但是仅仅修正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还不够,还需要使用一些新的思维框架来替代隐形假设思维,来帮助我们寻找更多新的可能性。作者总结了三种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三种思维框架。
第一种思维框架是,目标悬置。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停下来的时间里,你可以休息放松,或者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是,你又可以重新开始。这种模式让我们的生活、学业和事业可以更加灵活,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
你应该听过斯坦福大学吧,一所美国百年名校。在2015年,斯坦福宣布开启一项学制改革开环大学改革。将传统集中在18岁左右连续4年制学习改为可终生多次进出学校的6年制学习。
他们把这次改革成为“开环大学”。这无疑是一场“目标悬置”的尝试。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学的学习不再是与工作实践相分离的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两者是可以灵活地交替展开的。
第二种思维框架是,能力嫁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认为工作和爱好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因而无法把它们统合在一起。
虽然某一项能力有直接相关的任务类型与之对应,但同时,这项能力也是可以嫁接到某些你尚未发现的领域去的。
你估计没有听过罗伯特.朗吧。他是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博士毕业后在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而逆天的是,他作为物理学家工作了几年之后,突然辞职,全身心投入到幼年起就非常热爱的折纸艺术中。凭借自己强大的数学功底,历经多年尝试,最终成为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
为什么是凭借数学功底呢?因为他发现一件复杂的折纸作品,需要借助数学工具的分析才能完成,所以他把数学的能力“嫁接”到了折纸这个领域。
第三种思维框架是,特性改造。我们习惯的看法是工作是“要我做”,是被动接受的苦差事;爱好是“我要做”,是图个消遣娱乐。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把工作和爱好隔绝开来,容易造成我们生活的割裂。
为何不换个角度来看待工作和爱好呢?试着让工作和爱好互相融合和支持。工作也可以变得活泼、主动而享受;爱好也可以不单单为了消遣,也可以具有像工作一样的严肃成分。这就是“特性改造”。
不妨试着去改造你的工作,包括挑战你的时间分配、优化你的工具,改善你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上级的想法和思路。
比如,你的爱好是画画,那么你可以考虑在工作中用画画来表达你的想法,甚至可以推广视觉思考的方法,使它成为更多人提升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的工具。
或者试着去改造自己的爱好,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把你的爱好变成事业的前提,可以让你的爱好更加可持续。
如果你对电影感兴趣,看过很多很多电影作品,那么你不妨写几篇影评,通过写作影评的过程来收获对电影更深入的思考。
比如,著名游戏设计师陈星汉,因为少年时对仙剑奇侠传游戏的迷恋,而立志要做一名游戏设计师。
以上三个思维框架让你可以从看似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选择之间,产生很多中间选择。你可以大胆地重组时间,让理想与现实兼顾且不冲突;你可以寻找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你还可以对工作和爱好做出创造性的改造,让它们互相影响,使工作更像爱好,是爱好更像事业。
总之,永远不要放弃寻找“第三选择”。
c)打破选择太多的困局
你现在已经知道了该如何处理现实与选择相差悬殊的问题,但当你面对的选择太多,你该怎么办呢?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精细化思考”。
什么是精细化思考呢?也就是利用恰当的工具,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一般人在做选择时,因为人的天性使然,很难做到精细化思考。所以有时需要一点决心才能做好精细化思考。
精细化思考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我们平时做决定时也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但不够严谨和全面。维度分析法能做到很严谨和全面,把我们的隐形思维给外显化。
接下来,作者结合例子,来说明在职业选择中维度分析法是如何应用的。假如你拿到A,B,C,D四个工作机会,粗略想想,每个机会都有优缺点,一时难以选择,该怎么办呢?可以分为四步来操作。
第一步,重新定义问题。从源头开始梳理,去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工作,以及工作得到什么。把选择哪个,重新定义为,更根源的问题。
第二步,因素穷举。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因素,这些特征因素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职业咨询专家金树人老师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一书中列出的“职业价值”,可以让我们考虑工作问题更加全面,一共有27项,有兴趣可以去读读这本书。
第三步,因素赋权。虽然穷举与问题相关的所有因素,但并不是每个因素都要用来评估的。根据自己的情况,筛选出有意义的因素,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5分到5分)。某些因素是完全不看重,就要给零分。某些因素是你不喜欢的,就要给负分。比如,针对旅行这个因素,假如你不爱出差,就要把此选项打成负分,甚至-5分。
第四步,工作打分。列出一个表格,一次对A,B,C,D四个工作机会职业价值的各个因素打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并将结果全部相加,就得出这个工作机会的总分,然后取最高分的那项。
当然,维度分析法虽然有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选择情境,尤其对于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特别强的情况,或者复杂度特别高,牵涉面过广的情况就不适用。此时,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很可能比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更好。
d)持续校正选择
精细化思考很可能帮你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从而彻底改变了你。但多年后,一个新的选择也可能颠覆原有那些关键选择,使人生走向一个新的方向或重新驶回曾经的轨道。从整体人生的视角来看,人生就是一个持续不断校正选择的过程。
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
人们在作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并依循自己身份所应遵循的规则来进行判断,这种做法使得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的社会情境可以更好的适应,这种现象被称为“恰当性逻辑”。
一个博士生在作出未来的职业选择是,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延续自己的专业研究。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更喜欢作出一些“雷厉风行”或者“不留情面”的决定,因为他认为这是他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表现出的一面。
每当在做决定时,假如你的理由是基于你现在的身份的话,那你一定要想一想现在这个选择是“你应该去做的”,还是“你想去做的”;是“你只能做这个”,还是“你擅长做这个”,以此帮助你跳出“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的怪圈。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其实啊,重新做出选择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全部推倒重来。曾经的想法、选择、努力一定会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而这些印记会和未来的我们建立某种关联,然后重新开枝散叶。
还是要说一说乔布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他大学退学后闲得无聊去旁听的一门书法课,以及后来去印度佛教修禅这些经验,在他后来创建和发展苹果电脑公司过程中,这些经验都派上了用场。
2)安排事情: 把控做事的时间快慢和深浅
通过第一部分,我们知道如何发现和持续校正自己的最高人生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是起步,接下来该如何安排好各种大大小小的事物呢?在第二部分中,作者提出用时间的维度来看待各种事物的价值和轻重缓急。
a)郑重且平衡地对待时间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每个人每天拥有相同的时间,可对待时间的方式却千差万别。一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一个人心性的体现,也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该以什么态度来对待时间呢?郑重且平衡的态度。
郑重的态度:就是专注于当下的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
而平衡的态度呢:就是在专注当下的同时,内心要具有一种“当下的延伸感”,既可以“从当下来审视过去”,也可以“视未来存在于当下”,他应具有囊括“过去”和“未来”的包容性。这种既不疏离过去也不漠视未来的当下感,显然与享乐主义的只要现在快乐是有明显差别的。它显示了一个人对时间所应具有的责任感。
b)调和好近期与未来
我们知道了首先在态度上做到对时间应有专注于当下,又要求一种当下的延伸感。那该如何落地这种态度呢?
研究时间的心理学家把未来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五年恰巧是两者的分水岭。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于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事件会形成不同的心理表征,并采用不同方式加以应对。远期未来,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来思考;近期未来,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场景中去思考,不是关于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
为了要调和好我们的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根据以上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作者建议采用以下两种策略:
1.具象化远期未来。也就是说,要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从远期未来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重战术,轻战略”,减少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也不要一个劲地担忧没有完成怎么办,而是应该多考虑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
2.增加近期未来的逃避成本。也就是说,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动“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从近期未来角度出发,为了保证计划中行动会持续发生,必须把一起诱发逃避的条件破坏掉。
比如,删除电脑里所有的电影、游戏,剪断网线,把手机让家人藏起来,不到时间不能给你等等。
c)把时间花在正确的事上
我们除了要调和好近期与未来的关系,还要合理地利用时间,也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值得做的事上。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个是收益值,就是当下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也可以心智、精神层面的。另一个是收益半衰期,就是说这项收益随着时间衰减的速度。收益半衰期长的事件,期影响会持续很久。
根据这两个角度,作者把事件分为四类:
第一类,高收益、长半衰期事件。比如,找到真爱;一种思维技巧;写作技巧;与大咖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第二类,高收益、短半衰期事件。比如,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的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第三类,低收益、长半衰期事件。比如,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书;
第四类,低收益、短半衰期事件。比如,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的刷微信;
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另外两类长半衰期的事件很少做,或者不情愿做。
而作者提出一条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
这条法则里暗含两层含义: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吧。2.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当然了,提出这条法则,也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杜绝短半衰期的事,毕竟人还是需要当下的快乐和即兴的满足,只不过,它不应是我们生活的重心。
d)快与慢的自由切换
我们前面讲了许多如何高效的安排事情策略。但高效并不意味着做任何事情都要快。我们应该让工作生活变得有节奏感。那哪些事情应该快,哪些应该慢呢?
做事有快有慢
针对做事快慢,作者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纳,供大家参考。劳力型、简单的、常规的事情可以尽量快。比如,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论。
而陪家人、思考类、创造性的事需要慢点。比如,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事宜,为一个挑战做准备等等。
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平衡好事业和生活的诀窍,除了处理好时间的“快”和“慢”,还要处理好时间的“深”与“浅”的关系。
社会学家发现一个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增加,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的时间都被使用的没有深度。
你有没有过整个周末没有什么具体安排,浏览浏览网页,刷刷微信,看看电视,一个周末就过去了。没做什么正事,但感觉反倒比上班过得还累。这就是你的周末时光过得很没有深度,带来了空虚感。
你可能听过“心流”这个概念吧,这是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创立的。心流状态,就是指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状态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所以,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多少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有没有心流状态。
作者认为,要解决闲暇时间没有深度的办法,就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通过这项爱好,时常体验到心流的状态,并让它在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慢慢生长,不仅获得满足感,也可能会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闲暇时间过得有质量,你回到工作中,也会干得更加带劲。这大概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玩有玩的样,干有干的样”吧。
就说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吧,最近我除了工作之外,闲暇时间就自学钢琴。虽然一天也就练个几分钟,但每次练习我都很专注,两个月下来,我也可以伴奏加旋律的左右手配合,弹完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了。虽然弹得断断续续,但自己听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3)搞定事情:即刻行动、科学分解
看到这里你已经知道如何找到自己人生最高目标,也知道如何用时间的角度来把事情安排的张弛有度。接下来我们就要讲讲如何把一件件事情搞定。
a)“现在”就是恰当的时机
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看似很复杂很艰难的事。我们很多人一旦遇上这样的事第一想着的是逃避。假如必须做,那怎么办呢?即刻行动。也就是说,经过一定的思考分析后,你只要马上开始行动,不管这件事有多难,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你听说过安.拉模特吗?美国著名作家。他分享过一个一个影响他一生的童年故事。在安拉模特十岁时,他的哥哥正在为一份作业而苦恼,这是一篇有关鸟类的报告,三个月前就已经布置了,可他直到截止日的前一天都不知道该怎么动笔。这时,他们的作家父亲走过来,坐在他的身旁,对他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只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
是的,当你觉得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开写就好了。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哪怕写得很糟糕,都没有关系。
其他的事情何尝不是呢?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有的行动之前竖起了重重无形的阻碍。这些心理上的阻碍往往超过了这些行动本身的难度。
不要说难事了,就算许多小事,我们也会给自己寻找各种理由不去做。你可知道?小事情造成的心理负担可一点都不轻,但搞定后者则显然容易很多。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
当然,有些事情牵涉的方方面面比较多,那就需要我们从长计议。这时第一步一般是做计划,虽然计划主要是构思工作,但也是行动的一种啊,所以也符合“立刻行动”准则。
b)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当前互联网创业非常流行一种方法,叫“精益创业”。什么是精益创业呢?在精益创业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即刻行动。它是由硅谷创业家Eric Rise2012年8月在其著作《精益创业》一书中首度提出的。通俗地讲就是快速形成产品原型,快速试错,快速迭代,让客户来帮助你完善产品。
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最小化可行产品”(MVP)。它指的就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精益创业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来,然后根据用户使用的反馈来修正它,这个过程被称为“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
某种程度上,人生就如同创业一样。在人生的航线上,我们也面临这不可预知、无法确定的未来。我们可以借鉴精益创业的方法。那么对于一个体来讲,你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可以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搞清“产品”这个概念的内涵,作者列了五点:
1.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推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产品不是创造者孤芳自赏的东西,而是要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我们举些例子会让你更好理解什么是产品。比如,到某家公司实习经历,不是产品,基于实习经历写出的系统总结报告,可以算产品;
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算产品,对这本书深入、透视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
拥有绘画技能,不算产品,使用这项技能创造的画可以算产品。回顾一下自己身上哪些能力可以被产品化。
使用精益创业的方法论过程中,最难的是你要做到察觉和克服三种心理障碍:分别是过度准备、自我防卫和沉没成本。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聊聊这三种心理障碍。
第一种,“过度准备”的惯性。
一定要打破“先准备好再上场”观念,因为这个观念有个致命的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我们很多人缺少“往前一步”的自觉,也就是把“未完成”的做事习惯往前一步,变成“已完成”的做事习惯。
精益创业的思维是,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传统教育里隐含这“未完成”的思维惯性。在老师看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为今后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一个博士花了20多年来读书都是在“做准备”的状态,而不是创造出“产品”。
第二种,“自我防卫”的心态。
很多人迟迟不愿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主要是他们害怕批评,害怕有反对声音的心理在作怪,害怕自己被贬得一无是处。于是这种惧怕就成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可如果换种角度,抛却情绪的因素,你会发现,批评本身很可能包含了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
第三种,“沉没成本”的固执
人们总是对自己的产品敝帚自珍,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克服对它们的溺爱,对它们不断地进行打磨。产品小修改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但产品迭代需要推到重来,这并不容易,因为人们总是留恋自己已付出的努力,而不管这些努力对未来是否已经失去了价值。
这个现象在经济学中叫“沉没成本谬误”。要想打磨出极致的产品,一定要时刻留意自己是否陷入“沉没成本谬误”,持续升级自己的产品。
c)分解任务
就算我们知道了运用精益创业思维来做事,但当你去执行每一件事情时,你还需要学会分解任务。那具体该如何来分解任务呢?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任务转换损耗”。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当从任务A转换到任务B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要明显比没有任务转换情况下执行B的绩效要差。
比如,工作中,一个会议如果老被其他事情打断,就算后来继续开完,整体上肯定比之前没有被断定过的会议效率低得多。
注意啊,不同的打断,转换损耗是不同的。如果你是在非常投入和忘我的思考时被打断,你会感到很懊恼,因为等下你很难接上刚才的思考或灵感,所以你的“损失”就很大;相反,如果你只是在抄写一篇文档这种不动脑子的活,那么即便是频繁的被打断,也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能选择出适合的中断点,中断就并不可怕。所以,多任务工作的关键技巧,就是“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就是俗称任务分解。
那么一件复杂的任务,有哪些高效的分解策略呢?作者按照认知的复杂度和认知的类型两个角度,提出三种方法,分别是“三明治模型”、“工作同质处理”,以及延伸出的方法--“同质批量处理”。
三明治模型
为什么以三明治来命名啊?因为任何一件事情,从认知复杂度的角度来看,都可以分解为:最中心部分为“核心思考区”、往外层是“支持性思考区”、最外层是“操作性动作区”,就像三明治一样共分为对称的三层次。认知的复杂度是从内向外依次递减的。
“三明治模型”的目的是找出核心价值区,然后花充足的时间去攻克它,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大多数任务都有一个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为棘手的部分--“核心思考区”,这个部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非常专注地进行思考,然后将其破解。搞定它,任务就完成一大半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支持性、补充性的工作。
说一个我们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啊。比如,领导让你做一个PPT,你第一步准备做什么?是先挑一个漂亮的主题模板吗?当然不是。是去百度查资料吗?也不是。应该是,设计PPT的架构。
也就是,首先,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以及每部分的比重,和展现内容的顺序。最后,设计演讲时的风格、策略。到此为止,PPT的架构就做完了。制作PPT的工作中,设计PPT的架构就是“核心思考区”。
工作同质处理
刚才我们从认知复杂度角度讲了如何分解任务,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从认知类型的角度来分解和归类工作,这被称为“工作同质处理法”。
讲这个之前,我们先来搞清楚“认知类型”这个概念。认知类型指的是我们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比如,处理语言文字是一种类型,处理视觉图片是一种类型,数值计算是一种类型,判断空间和位置又是一种类型等等。
“工作同质处理法”,就是把一项任务按照认知类型分为不同性质的子任务,然后独立完成各个子任务,最后把不同性质的任务合并在一起。
这样做的原因是,降低任务切换损耗:不同认知类型进行切换时,人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这样任务的转换损耗会比较大,所以在不同认知类型任务之间频繁切换的工作方式,效率会非常低效。
作者就拿他写《精进》这本书来说,写的过程中,有很多章节是要配图的,如果按照内容的先后顺序来写的话,在写到需要用图的地方,就停下来,着手画图,这个效率会非常低。
你应该猜到了,作者的做法是,文字的时候一路往下写,对于需要插图的地方,只是记下位置标记和特征要点,待到一整章写完后,他才返回去加上插图。这样做得效率显然比一会写文字一会儿画图更高。
同质批量处理
同质处理法不仅用来处理一项任务,还可以应用于并行处理多项任务的场景中。把每个任务按照认知类型来切分,然后把多个任务中相同的认知类型放在一起处理,这被称为“同质批量处理”。
比如,你现在有两个任务要做,一个是写一个word文档,另一个是做一个PPT,常规的做法是先做完一个,再做另一个;或者一个先做一部分再换到另一个。
而按照分层处理的理念来做的话,把word任务分解为word文字、word图示、word排版三部分,把PPT分解为PPT文字、PPT图示、PPT排版三部分。然后让相同认知类型的工作组合在一起。
d)复盘积累智慧
经过分解任务,搞定任务后,然后就结束了吗?还没有。最后要通过反思复盘来从自己做的事中积累经验。那该如何来复盘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聊一下“隐形知识"。
行动中包含大量隐形知识
行动科学一位大师唐纳德.舍恩认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极其复杂的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依靠的是隐形知识,而不是显性知识。我们在书本上只能获得显性的知识,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隐形知识。
比如,一位拉面师傅如何拉出很细的面条,这些技巧隐含在他的动作中,但他恐怕很难讲出来;而书本中的知识属于可用语言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
从反思复盘中提炼经验
一件事情做完后,这件事本身会让我们获得很多隐形知识,而要让这些隐形知识能对以后其他类似的事情有帮助或者传授给别人,就要让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反思或者复盘,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
如果事情比较小而且时间也有限,做不了系统的复盘,那至少也要进行几分钟的反思,也可以被认为是轻量级复盘。
那复盘具体怎么做呢?一句话概括,分为四步,通过回顾目标和结果,反思其中的不足,探究出规律,落实改进行动。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步骤一:回顾目标和结果。一件事做完后,首先来回顾一下这件事开始前的目标,评估发生后的结果,之间有什么差距,为下一步反思提供材料。
拿我上次我的关于《跃迁》的解书文章来举例。我在发布那篇文章之前,我的目标是:花四天完成,预计有五百人的阅读量。最后花了两周时间完成,发布后,那篇文章的阅读量突破了三千人。分析后结论是:结果与预期差距是写作画得时间比预期长很多,阅读量比预期高出很多。
步骤二:反思其中的不足。回顾结束后,根据目标和结果的差距来进行反思,找出这件事的主要亮点有哪些,主要不足又有哪些,并分析亮点和不足产生的主观、客观原因是什么。
分析事项的亮点和不足,为什么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来分析呢?因为事项的主观过程基本是可控的,而事项的客观过程基本是不可控的。可控的部分无论是亮点还是不足都可以成为未来可借鉴的经验;然而不可控的部分无论成功失败,如果作为未来的经验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还是说那篇《跃迁》的解书文章来举例。首先,写解书文章所化时间远远超出预期,原因是,那是自己第一次写解书文章,没有经验,所以预估严重不足。
其次,阅读量之所以超出预期,我分析了有第4点主要原因。
1、文章的口语化风格和提炼内容大家还是认可的;
2、还有我制作了一张邀请卡逐个邀请朋友阅读也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另外跃迁这本书是刚出版,书本身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我的文章是借了书本身的光。
4、简书平台给我推荐到了首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中第1,2,3项经验是主观的,属于可控。而第4个的经验是客观的,属于不可控。
步骤三:探究出规律。通过反思找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后,要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并对规律的结论进行判断。
具体来讲,就是对事项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运作、处理或解决类似问题的通用的流程、方法或核心要点,从而将具体的事项经验抽象提炼,变成可迁移的有效工具。
还是说说那篇《跃迁》的解书文章吧。通过上篇文章发布的结果,我总结了写解书文章的四点原则:
1、方向上,只解书不评书。
2、内容上,图文并茂,结构清晰,尽量口语化。
3、价值上,一篇解书文章至少说透一个问题。
4、营销上,制作并发送阅读邀请卡,实现共赢。
步骤四:落实改进行动。经过探究已经在原先的事情上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马上把这些经验落实到现在正在做的具体事宜上。分别从“新加行动”、“保留行动”和“废弃行动”三个方面来落实。
还是说说我的解书文章工作吧。看看我是如何把之前的经验落实到我目前正在写的《精进》解书文章。
1、新加行动:为了提升写解书文章的效率,我改变了之前的阅读方式。原来是整书精读完之后再开始写的方式,现在是在精读时,读一章整理一章内容素材,让这次内容素材可被直接使用率至少达到60%以上。
2、保留行动:前面提到的四点原则,现在继续保持在做。
3、废弃行动:原来会把一些解书内容片段发到朋友圈里,反思后觉得这些解书内容片段提供的价值不高,现在停止做了。
好了,最后来回顾一下。整篇文章,就是作者以“如何选择、如何安排、如何执行”三大块来展开,讲述如何精进成为一个敢想、敢干、能成的人。
作者一开始就提出通过打开人生格局来寻找人生最高目标,用人生最高目标来引导选择;当现实与理想有落差时,通过察觉隐含假设来跳出认知局限,采用新思维框架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并在实践中持续修正自己的选择,让自己的选择始终跟随自己内心的理想。
作者紧接着进入安排事情部分。以时间为角度来看待人生;提倡对待时间要活在当下,但内心又有当下的延伸感;建议通过以增加近期未来的逃避成本和具象化远期未来的方式来调和近期和未来的事情;安排事情的时候建议不用在意收益的高低,只要是长半衰期的事情就多做;做事杜绝一位求快,不管是休闲还是工作都提倡,通过心流状态增加时间的使用深度。
讲完了选择和安排事情,最后作者提出搞定事情的方法。先提出做事第一法则就是即刻行动,在行动中修正方法;然后借用精益创业方法论来应对人生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接着又用三明治模型和工作同质处理法来分解任务;最后还要通过系统复盘从以完成的事情里提炼经验和智慧。
最后送上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管你现在是什么状况,只要你愿意付诸行动,定能成为一个敢想、敢干、能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