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房东说不续租了。她要和朋友一起做托管。
我们内心波澜起伏后,也觉得那是她的合法权益。毕竟租房合同的确到期,她有权收回,收回做什么,也是她的合法权益。我们自行调整心态,好在热心家长也为我们出谋划策。帮我们找场地,我们也明白了既来之则安之。
四月底,房东坦言疫情影响,不打算做了,愿意续租。我们没有特别得开心,反而多了一个烦恼。这些年,孩子们也熟悉这里了,家长们也熟悉。多少舍不得。
房东说想收回两间,因为他们一家住得太拥挤了些,我们心想那太好了,我们也不需要这么多间。本不想做大。就不断精进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收回两间,房租下降,我们续租。对孩子们,对房东居住,对我们每月负担。都是互利的。
不料,房东要收回两间,却不愿降租,我们都是过于坦诚的人。一直坦诚相待。我们表明了疫情期间,其他校区纷纷主动找房东减免租金,我们不曾开口,只字未提。现在的市场价,以及又收回两间。能否考虑一下?
房东还是很坚决。所以我们也不提我们想和她谈的价格了。合伙人最后挣扎,希望能够续租一个月也好,我们8月9日到期,希望能再租一个月,让我们把第二期幼小衔接做完。
房东坚决一天都不续租。其实时间如此仓促,她大可再续租一个月多几千收入,她不愿意,她要争一口气。我理解。
我们的谈判能力欠缺,一,我们的确不想再付高昂的房租了。二,房东她也希望自己的房产是能够升值的。
很遗憾,在这之间,我们没有找到平衡点。
没有找到彼此能够让步的地方,女人之间的谈判似乎都带着妥协。房东说,我们现在不乐观,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我们也坚信这一点儿,但越来越好,房租也越涨越高。这种疫情这么大的特殊情况下,她都不让步。将来我们只能被牵着鼻子走了。
站在房东的角度,他们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们,如果让步了,就怕被我们牵着鼻子走了。因为听闻上一个租客就是这么对他们的:“就四万,爱要不要。”他们没有被爱过,所以不知道如何爱人吧。
我们一直坦诚相待,每天姐姐姐姐的叫着,人心里的伤害其实很难释怀吧,房东的人生经验被骗太多次,所以怕了,她也坦言最怕谈判。
我们也过于实在,不知道如何周旋,也不敢轻易承诺。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我们不确定将来托管的政策是如何,不确定相关部门的管理机制如何。
但我们有一点很坚定!我们的方向就是助己达人。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帮助更多的家庭解决亲子关系,提供家庭教育实用的可操作的工具和技巧,帮助孩子们的成长制定计划。
简单的说: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成长规划。
这便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了。提升自己,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兼顾家庭。
未来很美好,我们在路上。
如今是我们最艰苦的时候,为了来年的房租,我们不得不从早忙到晚,身体上会有些疲劳。因为受疫情影响,一二年级未能复课,家长们又需要有人辅导孩子作业,于是早上八点多把孩子送来。晚上接回去。
我们原来是一天工作8个小时,变成了14个小时。
一二年级8:00-11:30,14:30-17:30
三-六年级11:00-14:30,16:30-21:30。
身体的辛苦是一点,心里的辛苦最大的就是孩子们的成绩了。不用家长说,我们比谁都看重孩子的成绩!
这是考验我们的能力的最现实的直接体现。
我们希望我们最终的能力是体现在让孩子实现自己的价值。
提高成绩之前,我们深知孩子的信念,对自我的肯定非常重要。可惜大部分送来托管的孩子都是父母没辙,说不得,叫不动的孩子。少部分是没空和不会教。
我们心里明白要在日常中建立信心,养好习惯,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
可是当当建立信心,就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教育最急不得,孩子不急,家长急,老师急。
人都有镜像神经元,情绪是会传染的,言行是会传染的。每个人管好自己,就已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每次临近考试,别说孩子紧张,我们也会捏一把汗。日常的作业耗费孩子太多时间,还不能像人工智能一样得到及时反馈。平常孩子们晚上回家做作业,第二天上交给老师,老师批改,等到老师讲解时,可能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人工智能,孩子马上做,马上出结果,马上可以看错题解析。节约了太多时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引进小步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带来的方便和及时反馈太好用。
但前期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指导。
一个工具,也是看用的人。
到最后还是回归到如何建立孩子的信心,养好孩子的习惯!这些占据学习的百分之七十。
而好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用对了方法学习自然就快。但这一部分占据百分之二十。
最后就是学习的资源。这个只占了百分之十。你想学什么,现在网络如此发达,稍微搜索一下都出来了。
最重要的百分之七十,对孩子影响最大却是家庭,父母的语言和言行,而且是在幼儿园之前。
小学之后,渐渐受同学老师的影响,这时要树立一个榜样。
上了大学才算进入一个小社会,渐渐受社会影响。
所以,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如果你的孩子在小学前,请务必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小学到高中之间,孩子们受同学和老师的影响比较大,你要帮助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什么样的人当引导者。很重要!人生是有的选择的,你的选择可能决定了他的命运。
小学低中年级的在于模仿,你的威胁,你的话可能还会听。但内心可能是不服气的。
小学高年级到初高中,身体渐渐长大,心理上可能要求父母平等、公平。“凭什么你们可以玩手机,我不行?”
你们是否能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案呢?
大学期间,就要不断的实践和磨练了。
本来是想发表一下自己的小心事。
不料到后来又变成了一个滔滔不绝地讲教育的话题。
我什么时候能变得不啰嗦,静静听。
我想可能是在不远的将来,我已摸索出一套好用的沟通交流方式,行之有效的教育工具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