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写了一首小“诗”。隔天收到一条留言,只有五个字:是个急性子!我一看,吃了一惊,觉得此人真神,竟然从几行字里捏出了我的脾性。
我的确是个急性子,最经常的体现就是课堂上。今天早上,我打算带领同学们跳过几篇文言文,先学《唐诗五首》,因为之前课本还没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接触过一段时间了,有一部分同学也已经背下来了。
按照教学建议,这五首诗要在两到三个课时内完成,我参考了几份设计,基本上都是第一课时学习前两首诗,第二课时学习后三首诗。我采用了这种安排。我想,有了之前的熟悉,两三节课应该可以拿下这五首诗吧?但是,事实让我无比沮丧。
首先,我得承认,虽然我本人很爱诗词,对于诗词的美妙也渐渐有所领悟,但是对上好一节诗词课我却没有把握,更何况我的钻研还很肤浅,甚至谈不上钻研,也就是说,我对于上课的准备还不充分。可是,另一方面我又知道,要备好一节课何其艰难,光时间一项就不容易对付。教育要靠慢功夫,这不错。关键是,严峻的现实在一刻不停地催着赶着,你一步慢,可能就步步慢了。我只能努力做到思想上不松懈,感情上慢慢来。
《野望》这首诗,以前的教材没遇到过,但是我对它也不算陌生。这是我喜欢的类型,田园诗嘛,我一贯多有积累,再加上这首诗鲜明的层次感,清新质朴的语言以及美妙的乡村画面,我简直爱不释手。但是,这好像只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我觉得我喜爱的,学生也一定喜欢,我觉得我喜爱的,就一定可以讲好。
事实上,课堂一开始就有点闷。大概跟一大早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有一定关系?另外就是,对于诗人和写作背景,他们也没有准备,这个应该怪我,我没有提前跟他们说今天要学诗,他们一般不可能预习这么远的。
了解了诗人,读过了背景,开始读诗了。这一环节没给太多时间,只是让大家自由读一读,并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内容表述一下。然而,像往常一样,没人主动发言,大概确实有疑难吧。不得已,我只好随便找个同学来说(这个过程还是不能省略的,也不能代劳),他声音很低,表述不够完整,说了个七七八八。请他落座,然后我又简单补充点评一下,赶紧进入下一个环节。
很快的,我在带领大家分析这首律诗的结构的时候,更加沉闷的气氛如黑云压城一般,压得我心中的急躁几乎就要爆发。比如首联是叙事(“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这两句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和事件,典型的叙事),颔联、颈联是写景,尾联是抒情;比如写景的两联,有远景,有近景,有光,有色,有静景,有动景。这是多么高明的描写手法啊!可是,在同学们那儿,这样的美妙基本上味同嚼蜡。
又比如,这首诗通过叙事、写景,结尾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刚一出口,有同学就说是热爱大自然,这个确实是有的,但是更重要的,同学们却没有发现。我后来想,他们还是对作者了解得不深,对诗中的两个典故不甚明了。“徙倚欲何依”中的“欲何依”,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长歌怀采薇”中用了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的典故,通过用典,来抒发自己的一种彷徨、迷茫的心绪。这种幽微的情感,自然是一个难点,我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了这最后一步。
此时 ,下课的铃声不适事宜地响起,我心里是何等的懊恼啊 !还两首诗呢,一首还是磕磕绊绊 ,但是已经下课了,我只好极力掩饰自己的懊丧和急躁,心有不甘地说了一声“下课”,头也不抬走出了教室。
下课后,我反省:也许,美的东西根本就不是用来教的吧?它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任何人为的分析、讲解都会破坏了她的美感。唯有细细品味,反复诵读,在读中想象,再结合阅读主体的生活经历,读出诗的韵律和情感,读出自己的领悟,如此才好吧?
第二节课,学生们好像清醒了些,虽然《黄鹤楼》这首诗也遇到些羁绊,最终也消耗了一节课,但至少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两个关键词 “空”和“愁” 的活动还是起到了一些效果的。
下午又学《使至塞上》,这一次 ,我与同学们共同想象王维诗中的画面 ,品味几个关键词“单”“征蓬”“孤”以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个包含着壮美景象的金句,情况也还差强人意。
我想,慢一点就慢一点吧,只要有效果。我的急性子不但于事无补,反倒会吓着他们,那样更是得不偿失。诗词其实就是慢慢地、稳稳地去欣赏才能尝出滋味的文学形式啊。诗词之所以难教,或许就是因为我没有明白这一点吧?
美美地读啊,慢慢地品,读好唐诗,也读好课堂这首动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