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里的感动
——12月7日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培训学习心得
当看到这次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的培训方案时,我的想法是,专题讲座都是理科的,我们文科老师参加可能受益不大。但没想到,两位理科老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带给我深深的感动。
让问题充盈课堂
今天,见到了将爱情与函数联系在一起的山大附中的数学老师苏晓虎老师。在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的第一次培训会议上,赵勇校长提到的数学课例《当函数遇见爱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苏老师的讲座题为《让问题充盈课堂》。听苏老师的讲座,我听出了他的家国情怀。苏老师说:“君子爱分,取之有道。”他教学教育学生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基于真实的情境,产生真实的问题,发生真实的学习,提高学生素养,使学生成为有创造能力的人。他在教学中考虑的是什么样的做法可以促使学生发生真实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多元、理性、温和的批判性思维者,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进步培养人才。这样的高度让人感动。
苏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课堂问题的设计应该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常说,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不能将学习与生活割裂开来。学习如果能指导学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难题,使学生更会生活,让生活更美丽美好,那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爱上学习呢?那就从课堂问题设计做起吧!
大理科思维
第二场专题讲座,讲座人是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化学学科课程负责人,山大辅仁学校教务处主任,曾获得化学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的李琳老师。
我觉得李琳老师的讲座同苏晓虎老师的讲座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老师在讲座中,教导我们“处心积虑”地去设计问题,她说,会提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将学生从“为什么学”的苦恼中解脱出来。我不禁反思,我的课堂上有多少问题是学生自己想去解决需要得到解答的?
李琳老师这样总结教育原本该有的样子:课堂不应该是知识的平铺直叙,用问题引领深度思维的课堂才能真正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教师不应该只是教材知识的扩声器,以研究的姿态进行教学才是克服职业倦怠最有力的武器。教研组不应该只是上级任务的执行者,更应该是创新教育的源发地。她最后号召大家“做起来”吧!
在今天,在大雪的节气里,两位老师的讲座带给我温暖,带给我感动。我们学校的冉令英主任如是说:成长的机遇与责任落到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就积极承担起来。哪怕有一点点改变,也是自己从教之旅上的一团亮色,更会是学生的福音。这话同样让人感动。能力或许有大小,但就让我们“做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