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宜短不宜长


前段时间,我撰文说,文章不在长短,在乎质量。现在想想,虽没有错,但多少有点不清不楚。

说实话,文章能写短我不建议写长。文章好不好,我个人的评判标准有如下几个。

第一,言之有物。就是它说了什么。文章要让人有所收获。啰里啰嗦,胡说八道一番,实际上啥也没说,那纯属浪费时间。没人愿意读那样的。

第二,言简意赅。这意思就是简简单单把事说清楚就可以了。用俗话说,就是长话短说,还得让人一听就明白。这是见一个作者真功夫的地方。

第三,说话好听。就是让人读了舒服。这个就不难理解了,同样的话,咆哮着说和柔声柔气说,那肯定都爱听后者。

今天我们重点说说第二点。

我喜短文,不喜长文。言简意赅了自然人们读了舒服。退一步说,即使不喜欢,至少不会讨人嫌恶。

有些人喜欢一句话往长了说,然后恨不得再把那事的前世今生挨个说个遍,再旁征博引一下别的案例。这样不说不好,就是水份有点多。作者有点显示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的意思。

这种问题新手作者容易犯。他们多少有些急躁,急于证明自己,喜欢看着自己的文章写得越长越好。似乎文章的长度代表着他们的能力一样,一定要扯得越长越好。写网文也容易犯这样的毛病,“水”字数几乎是个习惯。

实际上,字数不代表什么,能把意思表达到位、适可而止就是最好的。实际上写多容易,但写少、写精难。

我们的口语就是一个把普通问题复杂化的典型。初学者的句子大多喜欢参照口语,但又不懂得要大量精简写到文章里面才合适。读大师级的作品你就会知道,他们的文字大多朗朗上口,跟我们说话一般,但都非常简练。

文学作品来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它之所以赏心悦目,是因为它是作者提炼加工的结果。

不妨举个例子:

丫鬟过来通报道:“二老爷回来了。刚传过话来,让少爷过去。只道让过去,也不知有什么事要说。”

这段文字如何?要是我,一句话足矣。

丫鬟过来通报道:“二老爷让少爷过去叙话。”

要是你,你会更喜欢哪一个丫头呢?

当然,除非你是要表现这个丫头有多絮叨。如若真是那样,不如把“丫鬟”改成“一个老妈子”更能让人接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