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的前提是单身,自己赚自己花,不涉及到家庭和人情等额外开支。
1个人赚3千,对于现在物价来说,妥妥的是穷人一枚。看着周围的人收入都比自己高,自己心理也默认了这样的现实。
而收入达到1W,其实算不上有钱人,但是也已经在小范围内脱颖而出,心态上彻底摆脱了穷这个字。
第一点,心态上的差异。3千的人只能“认命”,1W的人“不知满足”。
两者的消费观念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决定了花钱的程度。
3千的人解决基本温饱还处于纠结的状态,比如一顿10块的可以解决,就不会愿意花到15块。那些大餐(人均100以上)就只能偶尔当做生活的享受,朋友的聚餐次数也会相对应的减少,很少出现请客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每个月的餐饮消费不会高于1000,多了就会心疼,下个月再省点。
对于1W的来说,吃饭就是考虑要不要多加个菜,点碗面多加份肉和蛋,那些环境不好的和看着简陋的餐馆统统排除。基本上每顿的消费不会低于20,花到30也无所谓。偶尔去好点的餐厅(人均100左右)吃点不同的味道,管这叫犒劳自己。大餐(人均300以上)也会愿意去体验一两次。朋友间的聚会基本上就是来者不拒的,请客的次数相对的增加。本能的心理就是不会太在意这些花费,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很省了。实际上每个月消费3000以上,而且只会更高,不存在心疼的情况。
除了基础的温暖问题,还有很多额外的才是拉开消费的差距。穷的人不会买一杯十几块的奶茶,不愿意吃一块十几块的面包,口渴宁愿用买水,零食等等能不吃就不吃。但是1w的人没有这些考虑,该吃吃该喝喝,10块以下的消费对于1W来说,都是忽略不计的。但是架不住种类多数量大,细算一下,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大概会有500以上的,对于能吃的来说,1000也是非常轻松突破的。
衣着服饰之类的,两者都是属于不怎么买衣服的类型吧。要是拿一个注重外表的来,这些消费都是无底洞,有多钱就会用出多少。毕竟名牌包包总是有人要买的,也总有人愿意花好几个月的工资买一个什么包。所以这点上就不展开讨论。
3千的人衣着得体,平均每个月花200来维持仪表已经足够了。而1W的人,肯定不会满足仅限衣服,还有相对应的配饰,都是按需购买的。花费大概也需要月均500以上的。
出行,包含上班的通勤,穷的会尽量压缩成本,尽量选择公交地铁出行,偶尔打车。正常每个月大概会有300左右的交通费。
而1W的人,一定是有车的,就算没有也会买的。按油车来说,每个月油费停车费洗车费等因车产生的费用大概也会超1000,另外还要加上车险和保养,以及一些车损,按月平摊也需要500。
住的话,都假设住家里的,省掉。
但是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不能省,比如说家电,手机,纸巾等等,简单来说,穷的人所必须的只有10样,而1W的人会有几十样,还会买一些看着有用但又扔角落积灰的。
除此之外,还有零碎的一些消费,比如什么会员,手机话费,网费等等乱七八糟的,基本上有钱的花的越多,没钱的能省则省。
综合算下来,3千的人感觉过的挺惨的,但是“认命”,偶尔的高消费就是对于生活的满足,攒几年再出去旅行一次,不会觉得自己有多惨,反而心态上是更好的去享受生活。对于这类人,每个月都会愿意省钱,可能是穷怕哦,每个月省500,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笔非常充裕的资金,可以改善生活。
1W的人,会发现每次还完信用卡之后,账户余额不足了,但是还有其他的信用卡未还清。表面看起来花费的享受的偏多,但其实这类人是最忧心钱的,因为钱本来就是不经花的。这些人不会觉得日常的消费会带来好的生活体验,只是觉得这些都是必须要花的。认为幸福的事就是出去玩,可是总是觉得钱不够一次长途旅行。心态上省几个月出去玩一次,就已经非常可怜了。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被生活所累,并不会感到对现有生活的满足。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也是验证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