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低成本高价值的暑期体验活动?
家有二升三小学生一位,喜欢各种体验活动。
先分享3款好玩易上手的自然体验活动~
画框中的自然
1、把4根直长的树枝,用细绳绑成一个方形画框
2、用这个画框,寻找大自然中的美景
3、可以只用眼睛欣赏,也可以拍照留念
会呼吸的树木
1、1个透明塑料袋、几片叶子
2、把叶子放进塑料袋密封
3、等待几小时,观察塑料袋里的小水珠
聚焦筒观察蚂蚁
1、一张纸、一小段圆形管
2、把纸绕在管上粘好
3、观察蚁群
以上分享的3款体验活动,所用到的材料,几乎不花钱。
3款是不是觉得有点少?
没关系,还有20+的活动,可以让孩子在暑期体验个够~
这些体验活动统统来自于这套《自然课》。
《自然课》一共3本,包括
《草的自然课》
《树的自然课》
《森林的自然课》
《自然课》是德国自然教育学家卡特丽娜·特本霍夫和童书作家玛丽恩·克劳森,与图书设计创作者雷娜塔·斯利希共同合著,分享给孩子们的一套自然科普童书。
体验中获取知识
《从“熊孩子”到男子汉·养育男孩的艺术》中,分享过给男孩多多进行“体验学习”的观点,因为两位作者认为,对于男孩们来说,“生活中的大部分课程需要亲身体验,而非被告知。”
虽然这本书分享的主要是男孩的养育经验,但“体验学习”的观点,适合于所有性别的孩子。
关于“体验学习”的观点,凯文·凯利的《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也提出:未来知识的获取除了可以通过阅读书本,会更多地来自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沉浸式地获取知识。
体验,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获取知识。
《自然课》可以让孩子们边阅读、边体验知识。因为书中的体验活动,穿插着相关的知识。比如上面分享的“会呼吸的树木”,来自《树的自然课》,这个活动能让孩子感知“几小时后塑料袋上的水珠是树叶呼吸产生的水”的知识点。
《自然课》的体验活动,是低成本、高价值的。书中活动的材料,大都来自于大自然,妥妥的“低成本”。唯一要花的钱,大概是购书费用。不过,3册《自然课》不到80元,里面包含20+的活动,很值。
孩子们准备材料,动手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所带来的“高价值”,孩子感受得到。
跟着《自然课》,开启孩子低成本、高价值的体验活动~
亲近大自然
教育家汉娜•比奇和塔玛拉•诺伊费尔德•斯特杰克合著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2》里说:
孩子们能否真正学到知识、获得情绪幸福感和社交幸福感,关键就在于他们的社交方式和社交对象。
现在孩子们的社交方式和社交对象是怎样的?
儿童与自然组织的联合创始人理查德·洛夫认为,现在大多数的孩子们,身上都有“自然缺失症”和“文化孤独症”。
“自然缺失症”,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们与大自然疏离了太久。“文化孤独症”,则因为被电子屏幕局限所带来的“感觉受限和孤独压抑”。
那该怎么办?
理查德·洛夫分享了一个方法:离大自然近一点。因为:大自然是抚慰孩子心灵创痛的良药。
现在的问题是,孩子们与大自然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就像被尘封了一般。
对于这种现象,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也给出了意见:陪孩子一起阅读自然类图书,是帮助孩子找回对大自然的好奇心的另一种方式。与电视不同,阅读不会让孩子的多种感官发生疲劳也不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反而能够激发想象。
自然类的图书有很多,今天先分享这套《自然课》。《自然课》中的每一本,不是干巴巴的分享与大自然有关的草、树、森林的相关知识,而是通过色彩丰富的插图、能让孩子感受的自然活动,让孩子多方面了解大自然。
读草、树、森林的自然课,仅仅是读就好了吗?
读,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的开始。从童书到生活,《自然课》的3册书,重新擦亮孩子发现大自然的好奇心。
阅读中提升写作力
这个暑假,老二的语文作业中有一项每日摘抄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的摘抄,有用吗?老母亲持保留意见。但见老二埋头找、抄词句的劲头,远没有之前看到一个打动他的词,立马要弄清这个词什么意思,弄懂之后,当天、隔天,只要有适合这个词的地方,他都会用上的那股劲来得灵动。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好词好句,不用摘抄,也能很自然地进入孩子的眼,就像《自然课》中的一些描写。
《草的自然课》里,这样介绍草地:
一片草地可以分为好多层,就像一栋楼房可以有好多层房子。生活在每个“楼层”的“草地居民”完美地满足了彼此的需求。
《树的自然课》里,介绍柳树:
柳树喜欢把自己的“脚’泡在水里,所以它们通常都树生长在小溪边、河流的中下游或者潮湿的草地上。
《森林的自然课》里介绍森林:
森林有点像一台巨型空调,林中的地面则像一个巨大的雨水收集桶。
比起单纯摘抄,以上这些对大自然的描写,孩子真正读进眼、读进心,才是更有效的方式。《自然课》里的很多内容,都是孩子们写作的“范本”。说是“范本”,但其实没那么刻意,去读,去感受就好。
一套讲大自然的科普童书,藏着孩子提升写作的途径。
写在结尾的话
《自然课》这套书,特别适合孩子们在夏天阅读。
一抹又一抹的绿色,只看封面,就已感受到书籍带来的夏日清凉。翻开书读一读,动手做一做,再选个不那么闷热的时段,去大自然中走一走。
跟着《自然课》,走进大自然,重新发现大自然的魅力。
Hi~我是弥小木
过好当下最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