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当班主任时,也是每两周调一次位置,位置的调整是同各组积分来决定,各组组长根据积分的先后分别到讲台上填写座位位置,每到调位置的时候,教室里总是热闹非凡,组长在讲台上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组员在下面积极参谋,共同商量,这个时候是最能体现小组集体意识的时候。
后来,还是每两周调换一次位置,只是我觉得在班会上调整座位有些浪费时间,于是自作主张,把位置按照优秀小组坐最佳位置的方式固定了下来,我以为这样挺好,省得各组劳心费神,其实这样使调整座位这样特别有不确定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大打折扣,也剥夺了各组凭意愿坐座位的自由,使学生特别在意和关注的一项活动失去了重要价值。
让各组长根据自己组的排名来挑选位置,除了能调动各组同学极大的热情之外,也使他们更关注自己小组的积分,也使得班干部的管理威信大大加强,有不少学生由原来的班干部扣自己的分数毫不在意变成了非常在意,这样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就会明显增加。
本学期调位置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模式,到了调位置时,班级里又恢复了原来的热闹,组长做为各组的代表上台标注自己组的位置,先上台的组长扬眉吐气,志得意满,后上台的组长有些惭愧,有些不服气……
有了调位置这种管理策略,可以把班级“盘活”起来,班干部更有权威,更有工作的热情,同学更珍惜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更珍惜班级量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