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一个十八线小县城。物价贵,攀比多,彩礼节节攀升,衣服动辄几百上千。我经常纳闷,那么高的物价怎么消费的起?
我的舅舅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潜移默化中,成了草根富豪。什么叫草根富豪,就是身为草根却过着富豪的生活。衣物精致,兜里干净,需要用钱时,一个字:借!
我的小舅书没读多少,见识不多,眼界不高。从部队复员回家后可以给安排工作,当时电影院的效益极好,他就放弃了原本要进的电厂,找关系进了电影院。可惜进去没几年,电视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电影院没什么人去了,自然效益下降了。于是小舅的一个朋友帮他进了某单位给局长来车。小舅在部队是运输兵,车技扎实了得,开车几十年,从未出过事,这个是值得表扬。
再后来被朋友误解闹崩后也不好继续留下去,就外出打工了。开泥头车,累死累活供老婆孩子。那时应该是他家最难的时候,孩子上学,夫妻双双下岗。但也在那时候,小舅看到了南方的花花世界,有了品牌的概念。后来打工结束回家时,他给自己和老婆孩子一人买了一双品牌鞋,还有衣物,花了他将尽两个月的工资。
回家后亲戚们都说他挥霍,舅妈反倒不说。她是个极度抠门的人,但对她的小家和娘家是很大方的。
时间到了2002年。
小舅在老家给某局长开车,临时工。当时我已来了一线城市,在他们眼里是过上了“高大上”的生活。
有天我突然接到小舅电话,说局长要带着孩子去音乐学院学习,让我帮着接待一下。于是我自掏腰包殷勤的陪局长一家玩了几天。小舅的这种“眼力劲儿”使得局长在调离岗位前把他调到了国企,正式的,小舅的生活开始了好转。
没钱时就崇尚品质,有钱了更得精致了。那时一个月工资就一千多,买双鞋就要花二百多,给他儿子买更舍得。电视出新的了,换;去年买的衣服今年过时了,扔。可是一到真用钱的时候就一个字:借!
那时我一年能接到几个借钱的电话,都是千八百,便都借了。06年时让我妈转达想借钱买房。我一问,小舅一分钱都没有,但想买房。找我借钱付首付,说第二年开春就还。
那时我刚生了宝宝,还没有奶水全靠买奶粉,还有纸尿裤什么的,每个月两千二,加上保姆费每月一千七,宝宝每月就要花四千块。我的手头也不宽裕。后来想想小舅想买房是正事,再说就借几个月,就借给了他五万付首付。
这一借就是十来年,前年才还。
一零年前后小舅就住上了新房子,舅妈老说他能住上新房感谢我也感谢小姨夫。感谢我借钱付首付,感谢小姨夫的施工队让他赊账装修。现在他的房子卖掉了,卖房的钱在当地最高档的小区付了一套大房子的首付。
借钱买房后,小舅还借钱买过车。一个放个屁的功夫就能转遍整个县城的小地方,买个车有毛用啊!坚决没借,听说后来又找大姨去借了,也没借到。
小舅搬新房子后旧房的家具家电一样都没要,全部换新了。孩子上学时也都是三四百的鞋,但是高中毕业想去读民办大学,没钱了,又是借!在小舅的富养下,小表弟也是活生生的平民富二代,诗没读几个,还要去远方,一年旅行个一两次是常事,交通工具的选择是能飞机不高铁能高铁不动车,动车都没有,不去!
平时衣物至少耐克阿迪起步,手机是苹果换代就换新的,榴莲自由,想吃就买的那种,麻将打着,旅游走着.......
相比之下,我除了生活在一线,并没有比他们生活的好。五十多岁的小舅妈现在都描眉画眼打腮红做发型,我一年都不进一次理发店,活得还没有舅妈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