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崩塌》:场面控会喜欢的低龄爆米花大片

灾难片实在是适合堆砌特效的类型片,说全程无尿点的应该是大场面中毒直男。比起中文译名,原名《San Andreas》更直白。San Andreas(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指贯穿美国加州的断层,长约1287千米,洛杉矶、旧金山等大城市都处在该断裂带上,《2012》中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就曾出现。

加州一百多年来就因为恐惧圣安地列斯断层发飙严格规定房屋必须为木质结构。 1906年4月18日早上5点,位于圣安地列斯断层中段的旧金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北至奥勒冈州,南至洛杉矶,甚至冬至内陆的内华达州都有震感。这场地震过后,旧金山80%的建筑被毁,死亡人数超过3000人,成为美国建国以来大城市所遭受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安静了百余年的圣安地列斯断层开启强震模式,就是这部《末日崩塌》。

电影从一个妹子的不良示范开场,尽责地展现了危险驾驶的多种情况。然后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妹子几分钟之后就连人带车挂在了悬崖中间,为引出男主强森编剧也是蛮拼的。导演从第一分钟就丝毫不掩饰商业电影的本质,特效音效跟不要钱一样随手就来。


视觉系观众会热爱,剧情控可以绕路,因为这部大制作电影绝大部分银票应该都砸给了特效公司,1400多个视觉特效几乎填满120分钟。留给编剧的钱已然不多,于是只能写出一部低龄爆米花片。3D效果欠奉,我看的IMAX场最燃的段落是放映前《侏罗纪世界》的预告……

好莱坞已经越来越明目张胆地朝海外市场伸手圈钱,类型片失去了个性和创意,简单粗暴地只需要派出一堆英雄去拯救世界。灾难片会独善其身吗?显然不会。 本片最大Boss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在登场之后就没安分过,摧枯拉朽的破坏力和影院里敲击耳膜的音效,都在试图冲淡观众思考剧情bug的时间。导演应该不喜欢观众思考为什么一个救援队的leader会全程无视大局危难,海陆空全交通工具出动只是为了救老婆孩子。地震学家执意要电视直播预告也是醉了,最快的传播方式难道不是社交网络,亲爱的大叔你在美国啊,又不是中国局域网……

比起前辈《2012》的灾难大合集,《末日崩塌》在选材上更接近《后天》,都是只专注一种灾害无限放大。《后天》用多个标志性建筑的冻结全景展现了地球冰河期的大招,《末日崩塌》就专注让地震全程开启强震模式。场面够大够多,特效完成度很高,但没有末日绝望感,很多画面甚至可以在多部同类型影片中复制粘贴毫不违和。

虽然北美开画入账5000万美金,打败了迪士尼的《明日世界》,但烂番茄给出50%相当合理。建议把本片当地震避难科普片看,有惊喜。男主会告诉你:遇到强震,如果在高层建筑不应该往下跑应该去顶楼;如果下楼不要乘坐电梯;躲在建筑的拐角处可躲避因旁边建筑倒腾引发的强风;在海上遇到海啸不应该背对海啸方向逃跑,应趁海浪未到达最高点冲过去躲到海水墙背面;在城市中遇到海啸应该尽可能逃往高处……

最后导演还很主旋律地给了美国国旗特写。但我想问每个人都忙着救援,谁脑子进水把那么大一面国旗挂上金门大桥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羚羊 如果你是一只乖巧的绵羊,如果你想要成长,那就试着把自己逼到墙角,在接近窒息的一刻也许你能激发潜能,奋力反抗。...
    lwpawake阅读 1,9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