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代办陷阱:多人被骗,官方紧急提醒

近期,多地频发“职称代办诈骗”事件,许多正在准备职称申报的教师、医生、工程师等专业人士深受其害。作为长期关注职场生态与职称评审领域的编辑,我深感责任重大,特此撰写此文,提醒大家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真实案例:中学教师被骗数万元

以张老师为例,她在2024年初通过某社交平台看到一则“职称评审包过”的广告。广告称,缴纳一定费用即可确保职称评审顺利通过。张老师心动不已,联系了对方。对方自称是某评审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内部渠道”,并承诺“包过”。在对方的诱导下,张老师先后转账5万元用于“评审费用”和“材料费”。然而,评审结果公布时,张老师的职称申报被拒绝。她多次联系对方,始终未能得到回应,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权威警示:人社部门发布通报

针对职称代办诈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了警示通报,提醒广大职称申报人员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通报指出,部分不法分子以“内部渠道”、“包过”等虚假承诺,诱导职称申报人员缴纳高额费用,实则实施诈骗。人社部门强调,职称评审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任何要求提前缴纳费用的行为都应引起警惕。

常见骗术:虚假承诺与伪造材料

这些诈骗分子通常采用以下手段:

虚假承诺:以“内部渠道”、“包过”等名义,诱导受害人缴纳高额费用。

伪造材料:提供虚假的评审材料,蒙混过关。

冒充评审专家:冒充评审委员会成员,获取受害人信任。

为何屡禁不止:职称竞争与“走捷径”心理

职称评审竞争激烈,政策复杂,部分人存在“走捷径”的心理,渴望通过非正规途径获得职称。这种心理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此类骗局屡禁不止。

实用建议:如何防范与应对

1. 辨别正规机构:职称评审应通过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官方渠道进行,避免通过个人或中介机构办理。

2. 查询官方申报途径:可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或当地人社部门网站,查询职称评审的最新政策和申报流程。

3. 遇到诈骗后的应对措施:保存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职称应靠真才实学取得

职称评审是对专业能力的认可,应通过自身努力和真实业绩获得。希望大家提高警惕,珍惜个人信誉与职业前途,远离职称代办骗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8,566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6,020评论 0 3
  • 似乎最近一直都在路上,每次出来走的时候感受都会很不一样。 1、感恩一直遇到好心人,很幸运。在路上总是...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5,241评论 0 2
  • 1、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冒号后面是要写上一定的内容的(新手容易遗忘这一点); 缩...
    庵下桃花仙阅读 3,582评论 0 1
  •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移动工具 【V...
    墨雅丫阅读 3,5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