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制说实话,刚毕业那会想着四海为家,无畏无惧,总相信自己是好运和优秀的,想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不想被考编制束手束脚,当时身边有朋友同学劝我一起考,还会感觉不甘心。
现在工作这么几年,生活所迫,好多人都是上不上,下不下,在北京这些年,朋友送走了一波又一波。说出来你都不信,高中大学同学甚至有一半多都在考老师或者考公务员,对原来他们即使脱产备考的不解,再傲的性子也会被生活磨平,慢慢变得羡慕。
自己现在的领导三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也老见他请假陪老妈看病,自己常年在电脑前面,背看着已经很驼,即使在北京和天津各有一套房,为了孩子上学,面对三十年的房贷,朝一晚五,我是看见过因为销售不好,被老板骂的跟孙子一样,一句话也不说的窘境。
大家都是被迫996,因为北京房子买在外环,他每天六点多起床挤地铁,在路上会花费一个多小时,在北京一个小时都属正常。在北京不敢生病,生活也是凑凑活活,能节省就节省,不敢大手花钱,手里更别提有多少存款。虽说不指望自由,毕竟工作与压力才是常态。
面对三十多岁的年龄,在北京诚惶诚恐,三十五岁是的窄门,你的优势也在慢慢丧失,体力和精力会跟不上现在的年轻人,每天工作除了工作就是在地铁上,看看考公务员的同学,即使忙能陪在家人旁边,也不用担心随时被开的风险,还有一群狐朋狗友,周末不时聚一聚。更何况真的没几个人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供得起好学校。
一个在京东做采销的朋友,一个月一万多,不也回家考公务员了么,说白了就是没有安全感和自我,年龄越大越会求稳。在北京自己做饭,花销是真不高,如果是外面吃饭,平时社交和租房,一笔账算下来,跟老家公务员相比也差不多,而且也不用被别人呼来唤去,活的体面,不用忍受太大压力,随时待命状态,不是说这一代人不抗压,从经济角度来说,在一线相较不合算。
如果是迟早要回老家,你肯定不会四十多再回去吧,这些年圈子全留北京了,圈子还是流动的,没有意义。年龄在那也不要指望回去,在老家能交上多少朋友,有了家庭和年龄劣势,朋友很难交起来,谁也不想跟“大叔”一起玩吧。
在北京有车开不了,搬家是常事,在北京工作过的肯定深有体会,每到周六日就想好好休息休息,根本不想动。如果来个紧急的事情就得马上处理,等做完半天过去了,无偿加班加点,大气不敢喘一个,说起工资确实比老家要高,也牺牲了自由和时间,都有利有弊。
也不是说回老家有多好,要知道回去了,生活成本和经济压力可没有变多少,在二三线城市也不是说有多惬意,他们也有自己的压力。
相对而言可以看得出来,提前回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在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要不然干嘛怎么多人往里挤呢,选择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也是说了下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