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你一起,从“青”出发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参观调研活动

指导老师:夏妮 通讯员:庞静

为增加团队成员相关知识储备,深入了解环保设施的运作和管理情况,7月5日,在湘潭市环保协会张一彬老师的带领下,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分别去往河西污水处理厂、景翌环保公司及湘潭县垃圾焚烧厂进行实地参观调研。

(图为出发合照)

在河西污水处理厂讲解员对污水处理流程总体讲解后,厂方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成员近距离了解观摩污水从沉积池到生化池到反硝化池再到出水口的一系列处理流程。这一流程有效地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达到排放标准,保障城市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在将最初浑浊的污水处理为出水口处澄清的水这一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入学习了解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切身体会污水处理的意义。

(图为工作人员讲解过程)
(图为实践团与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合照)

随后,实践团去到景翌环保公司。在工作人员许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成员们参观了解水质检测过程中相关的操作室及各种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增加成员们相关的专业知识。

(图为讲解过程)

实践团进一步参观了解了收集仓库的四个分区:收集类储存区、分拣打包区、自产危废储存区及应急废物储存区。收集仓库管理人员张老师为实践团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张老师针对实践团成员的专业提出问题:工业上如何处理COD?并对此展开了详细讲解。讲解后成员们积极提问,张老师就提出的问题深入回答,解答实践团成员疑惑。

(图为成员提问特写)

下午,在光大环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学习生活垃圾焚烧系统。采用一进五出的工艺流程(其中“一进”指生活垃圾,“五出”指渗透液、炉渣、飞灰、烟气和电能)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减少填埋带来的环境污染。参观中,工作人员表示,燃烧1t城市生活垃圾可发电300-400kw/h,足以供两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除此外,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垃圾焚烧后的炉渣经加工后可制成道板砖等建筑材料,因此炉渣的综合利用对垃圾焚烧发电和建材行业的发展均有重大意义。

(图为“垃圾山”特写)
(图为实践团与垃圾焚烧厂工作人员合照)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人不负清水,清水定不负人。建设美丽中国,要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久久为功,持续发力,锲而不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此次参观调研活动进一步宣传绿色生态理念,引导实践团成员成为治水护水、垃圾分类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文字:庞静

图片:张远怀、廖文彬、杨采彤、卢婉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