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资本做局跟风labubu了

为了一只Labubu,多少人曾翘首以盼,多少人又曾失意而去?线上抢购页面转瞬即逝,线下店外长龙盘绕,宛如一场集体朝圣,却又被无形的资本之手悄然引向泥淖。

资本所设之局,便是如此层层嵌套、步步为营。精心策划的“限量发售”,如同撒下无数诱饵,激起占有欲的浪潮;再以神秘盲盒的包装,投下令人心跳加速的“赌博”迷雾;然后利用网红摇旗呐喊,驱动起一场场盲目追逐的喧嚣。最终,二级市场幕后推波助澜,将价格炒至荒谬云端——原来那诱人的“稀缺”,不过是一道被资本精心烹制、为割韭菜而设的诱人幻景。当黄牛们囤积居奇,原价几百的玩偶被炒至数千仍一物难求时,其背后所隐藏的冰冷算计与欲望的操纵,早已露出狰狞獠牙。

多少人深陷这游戏漩涡而不自知?抢到者晒单炫耀,瞬间仿佛披上华美价值外衣;未得者则辗转难安,内心失落如被无形利刃所剜。这狂热追逐的根源,早已不是对艺术本身的欣赏,而更多是资本用饥饿营销喂养出的占有之欲,是唯恐落后于人的焦虑——当人不能自控地沦为数字与符号的奴隶,内在所剩唯有被精心炮制的“匮乏感”在焦灼地啃噬。

盲盒诞生的初衷,本是希望以惊喜为引,引领人们触碰艺术设计的温度。可当资本贪婪地将其异化为纯粹谋利工具,潮玩文化便被套上无形枷锁:设计者灵魂的独特呼吸被量化成冰冷的交易数字,玩家本真的热爱在喧嚣中渐次失声。那一个个小小的塑像,原该承载着设计的巧思与心血的温度,如今却如被困于玻璃囚笼的鸟,徒有华丽羽翼,却再难飞入人心。

资本为潮玩裹上金缕衣,我们却须守护心中那点真光。当潮玩变成理财产品,艺术就死了;当热爱被换算成账户余额,生命就凋零了。

在资本精心布置的迷局前,唯有擦亮眼睛,寻回对艺术的那份纯粹热爱——那才是真正不会贬值的珍藏。真正的潮玩价值,从不在价格标签上浮沉;它扎根于设计者赋予的灵气之中,盛开于藏家心间不染尘埃的净土之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