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理论内容均来自易仁永澄老师的自我管理系列课程之“做自己的CEO”。
课程具体介绍请详见:[http://blog.hiddenwangcc.com/bemyceointro]
写在前面
一直以来自认为是很勤奋的,做了很多事,学了很多的东西,但总感觉差点什么,很多事情也做了很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是断断续续,无法有效持续。在听了【做自己ceo】第一次课,让我有所明悟,手段目标化正是问题所在。
什么是手段目标化
看下面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呢?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地人,期待通过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提升。
但是看看设置的目标,满满当当,很充实的感觉。同时也会觉得拍的太满,自己压力很大,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图中的问题是比较常见的目标设置典范,我也经常设置这样的月度目标和周度目标。这样设置的目标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陷入迷茫当中,尤其是行动力还很强劲的情况下,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会陷入迷茫当中。
仔细想想,当你每周阅读完一本书后,下一周再去读一本书是怎样的心情:
有种无力感,
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读书,
该选择读什么书
不知道读完书要去做什么
会不断的在执行这个任务过程中寻找做这件事的意义,同时自己陷入具体执行当中,被具体事务和环境所限制,看不清楚自己去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看到这里,自然会得出结论,这样设置的目标都是为了做而做,为了树立一些目标而设置的目标,没有太具体的目的。
一些基本概念
什么是目的?
目的: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网络上查来的)。通俗的说,你想要什么?
什么是目标?
目标:你想要得到什么?
看似这两个解释很接近,但还是有区别的,目的是你想要什么,比如说你想要一个美女;目标是你想要得到什么,比如说你想要一个漂亮点的美女……你想要一个温柔贤惠的漂亮点的美女。
目标是目的的标准!
【声明】这是自己杜撰的,帮助自己理解用,有不认同的可以留言,一起探讨更好的解答方式。
什么是手段?
手段:是达成目标的具体方法。【为达目标,不择手段】,这是我的项目管理导师吴永达老师指导我的理念,目的、目标清晰了,具体的手段做法多种多样,选择最合适的,阻力最小的是合适的,当然也是最需要功力的,毕竟快速找到最合适的方法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
自我管理的两种思维方式
自我管理中有管理两个字,那就存在两个角色,一个是管理者,一个是被管理者。被管理者通常是执行角色,有任务来了就去执行,没有任务就忙里偷闲,放松放松。
而管理者的角色要求是以问题为导向,主要目的就是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确定目标,调配资源,确定行动方案,交给执行者去执行,并适当去监督检查。
自我管理者同时身兼两职,一会儿是管理者,一会儿是执行者。由于执行者不用费力思考,执行任务完成就好,轻松自在,一般不会主动去思考任务的目的与意义,那是管理者的事。在自我管理领域中,缺失管理者思维,就会让自己像一个任务完成的机器,机械地去做事情,虽然做的郁闷,但没有管理者思维,一直无法突破。
在课程上永澄老师提出自我管理者必须拥有管理者思维模式,没有管理者思维就受制于自己的“思维”,犹如行尸走肉,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做事的意义,无法获取自由。
此处理解还有所欠缺,罗里吧嗦的也没说太清楚,暂且如此。总结一句话,想要进行自我管理,通过自我管理实现个人成长,那么就需要按照管理的规则学习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生活与自我管理关联起来,达到熟悉、掌握、创新的状态。
为什么要说手段目标化
先看一幅图,目的、目标、手段之间的关系在前面已经有所阐述,他们三者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如果没有管理者思维,思考时没有考虑目的,那么设置的目标就是为了应景,为了做而做,自己设置的手段就失去了服务对象,陷入不断寻找意义的循环当中。
把手段当做目标,是不知道目标是为什么服务的表现。就比如你想要一位美女,于是你行动力超强,找到一位美女,相处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美女是个花瓶,没有任何文化,经常爆粗口,估计你会郁闷至极。然后你下决心找一个有文化的美女,设置方案借助手段,找到一位有文化气质的美女,相处一段时间,你提出想要结婚,要个孩子,结果这个美女不从,她不喜欢孩子,也不想结婚,你又郁闷至极。发出感叹,美女们这都是怎么了,没一个称心如意的。
痛定思痛,不断反思,确定了自己的目的:我要找一个温柔贤惠,能够持家,相夫教子的女子结婚。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目的明确,目标也有了,手段也都经过实战训练了,很快就能找到目标,娶妻生子,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讲的有点烂,读者还请多包涵】
手段目标化的好处
说了这么多,看似【手段目标化】是个巨大的坑,是一种有害的思维方式。确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手段目标化会让人不断陷入死循环,无法自拔,甚至会迷失自我。但任何方法都有其两面性,手段目标化也是如此,他在部分阶段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在刚开始接触社会,接触职场,接触新的领域,接触新的人,你不知道要去做什么,去请教高人,请教有经验的人。高人直接甩给你几条建议,
每周读一本书,
阅读行业内10个人的作品,
加入新的圈子,
每天吃三个丑陋的“青蛙”,
参加《分身术训练营》
…………
看,和开头的一些目标是否类似。手段目标化的积极意义是在你不知道如何去做,没有任何需求的时候,先给你一些启动任务,增加一些动力,不管怎样,先动起来再说。简单来说,没有目标时给你一些目标,不理解管理者思维时,现增加些需要管理的事项,做一做就会有了。
管理者思维模式会帮助你从手段目标化的状态中跳脱出来,成为自己的主人。
目的与手段的转化关系
说了这么多目的与手段的认识,发现还有点没说。今天的目的、目标在手段的协助下达成。那么此时【目的】是什么呢。比如说,构建自我管理系统是现阶段的目的,目标是通过构建知识管理、目标管理、行动管理三大系统来实现自我管理系统构建,手段是读书,学习,上付费的课程,找导师指点,等等。
那么自我管理系统构建这个目的达成之后,还需要想些什么呢?学习自我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是个人成长,实现价值交换。此时,自我管理这个整体系统就成了一种手段,为了个人成长这个目的而使用的手段。
那么个人成长有没有可能是某一个目的的手段呢?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人生不断的往上探索,还有很多层次。
自己没体会,没看到过,不敢妄加猜测,仅此存疑,留着以后思考和解决吧!
最后一些感受
第一次课程感觉有很多点对我冲击力挺大的,尤其是手段目标化的细节澄清,个人成长是价值现状到价值目标的过程,自我管理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在本质上澄清了我认知中的误区,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为什么要进行个人成长,为什么要拼命早起努力学习。
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公司的CEO,都有销售自己的责任,学会管理自己是一切销售活动的开始,从这一点说,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需要持续不断的积累自己的价值,形成自己的产品,在社会交换中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