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看到一个叫贾晨飞的人做的一个关于“二语习得”的英文演讲。演讲的内容非常符合美式演讲的审美标准,幽默有趣,衔接自然。发音略微L,N混,但语调节奏极其自然。吸引我的是,据他说,自己只学了两年英语,所使用的正是“自然”学习法,他自己称为“二语习得”理论。为此,他开了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麦田里。
不管理论的名称是什么,核心内涵都是:“学得”和“习得”是不同的,人只能通过进行“有效输入”的方式来“习得”语言。没错,这一点和许岑说的一样,但是这样的“习得”只适用于“日常”的交流。更高级的使用还是需要借助语法工具的,比如“读写”,读复杂的文章,写出正确的句子,组织文章。
当然,语法必须也应该“只”作为工具存在。国人学习速度慢,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工具的使用”学习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去追求不必要的细节,这种“对细节过度追求”的习惯被考试的压力强化固定下来,造成“低效”的普遍性。工具,知道是什么,熟悉基本用法,知道何时求助怎么使用就可以了,语言学习的根本确实应该回到语言本身上来。可惜的是,大家在没有“习得”日常使用的前提下,直奔复杂而去,逼迫感让很多人特别是孩子放弃学习。
另外,再好的方法并不对每个人适用,每个人有自己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好的方法具有商业价值,但未必能在系统中继续产生高效率。贾晨飞本人成功了,证明了他的方法对他有效,但是他未必有办法让多数人成功,他的学校开了两年并没有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他的演讲和推广更多地还是在努力说服听众:我的方法是有效的。也许吧,可是大家还是要考试啊。学习毕竟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老师只能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帮上那么具体的一小点。其他的,就得看个人学习的动机有多强和实现目标的必要性有多重要了。谁都知道少吃多运动能瘦下来,but,对吧?
当然,我们还是可以从贾晨飞的经历上学到很多对我们自己有用东西。起码他的演讲确实不错,如果那是他自己写的。我没听过他跟native speaker的交流,如果他能在交流中也自然而地道地使用英语,那真是厉害了。
最后,他的学校能否取得成功更多地不再取决于他的学习方法正不正确,而取决于他的商业运作是否成功。一个人做一件事和一个团队一起做一件事是完全不同的。他的理想和使命感很可贵,但是他是否能让团队里的其他人也认可这份可贵将决定他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