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妻结婚后,妻子发现丈夫遇到所有的问题都会找他的妈妈解决,妻子和婆婆发生任何矛盾,丈夫不论原因永远站在婆婆这边,更别问“如果妻子和妈妈同时掉进水里,会先救哪个”这种千古悬问了。因为他的答案肯定是妈妈。多次之后,妻子终于发现了自己永远也取代不了他妈妈的位置,自己永远是一个外人,他和他妈才是真正的拥有亲密关系的两个人。
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中国的家庭模式最终都可以概括为一种:一个无处安放焦虑的妈妈,一个永远缺席的爸爸,以及一个失控的孩子。上面的案例只是千千万万家庭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罢了。
对于这类“什么事儿都以妈妈为主,妈妈说什么都是对,什么都挺妈妈的话,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的男人,社会上用一种新名词称呼他们——“妈宝男”。
“妈宝男”是怎么产生的?
1、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份调查,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只有10.0%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只有6.9%的人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谁最尊重你,让你感到很自信”时,只有15.5%的人选择了父亲。
记得奇葩说上也有一集讲单身妈妈的话题,罗振宇曾反问“你以为有丈夫的妻子在家里难道不是单身妈妈吗?”这里也反映出在中国家庭中,爸爸形象的缺失十分明显,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爸爸常常“隐形”。
曾有人开玩笑说为什么都用“父爱如山”来形容爸爸的爱,是因为你需要父亲时,爸爸们都如山一样杵在那儿一动不动。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这的确是一个常见现象,父亲角色的缺位或许因为工作,经济压力等外在原因,抑或因为夫妻感情问题,家庭问题等内部原因。
这种情况下,父亲的缺失从而形成母子相依为命,于是母亲也就成了“假性”单亲妈妈。与父亲将焦虑投向工作不同,母亲会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倾注到孩子身上,让儿子扮演或替代父亲的角色,造成没有边界的、过分的、令人窒息的爱,同时对儿子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可能变得非常强,等同于母亲在和儿子恋爱,会让孩子难以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
另一方面儿子成为妈妈“替代丈夫”的孩子,必须要要承担起母亲对父亲的情感需要,内心不堪重负,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被吞没”创伤。这种创伤会影响儿子成年后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情感越来越封闭,因为一打开心扉就会让他感受到童年的沉重情感。还有些孩子若在这过程中学会了讨好哄骗母亲,会对母亲产生极度的依赖性,这也成为了现在的“妈宝男”,过度依赖母亲,而冷落妻子。
2、父亲的缺位,对母亲的过度依赖,使得恋母情结未得到有效处理。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指出儿童在3-6岁的时期,正处于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phallicstage。他们对于“异性”家长的性欲望(sexualwishes),及对“同性”家长的仇恨和恐惧的一种复杂情结(Auchincloss&Samberg, 2012)。但这种性欲望会随着个体的发展而转化。儿子会逐渐把父亲当做精神和理想的认同对象(Auchincloss&Samberg, 2012)。并且对母亲的强烈的性渴望会被个体抛弃,并升华为对母亲的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爱。(朱迪斯·巴特勒认为,这个过程在人对于自身的性别认同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婴儿在约6个月的时候,开始发展出关于“他人”的概念,特别是母亲作为一个分离而又必要的人,当母亲离开时,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到了0-2岁,婴儿的早期阶段是母婴一体的关系。到了3岁以后,孩子更需要父亲的角色出现,帮助他们社会化同时过渡对母亲的性欲望。如果这个时期父亲缺位,会使得母子分离变得困难,很多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了,还是跟母亲处于共生关系里,自我未得到分化。
通常我们都认为“妈宝男”与母亲的关系如此紧密,是因为母亲对他全然的爱。然而事实可能正相反,这些母亲不一定具备爱的能力,正是因为婴幼儿时期缺少母爱,所以执着于母爱,长大后发现可以通过听母亲的话得到关注,于是对母亲言听计从。在“被吞没”的创伤背后是更严重的“被抛弃”创伤,这也是一切恐惧的源头。
3、巨婴妈妈培养出巨婴宝宝
对于“妈宝男”现象,心理学家武志红曾提出“巨婴心理”的概念。
什么是巨婴心理?
巨婴心理指的是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
典型的巨婴心理分为3个特征:
1、共生心理
所谓共生心理,就是作为个体的成年人,无法独自生存,没有生活能力,极度依赖他人,认为他们和自己没有区别。
前文已有提到3岁以后父亲的缺位,会使得母子分离变得困难,让孩子无法顺利社会化,很多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还是跟母亲处于共生关系里,简单说就是孩子对母亲过度依赖,母亲对孩子过度干涉和控制。
2、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是婴儿典型的心理特征,可以归为两点:1.我无所不能,所以我不能拒绝你的任何要求;2.我无所不能,所以你也不可以拒绝我的任何要求。
一般人在婴儿时期都会有“全能自恋”的心理,通常会在青春期以前被修复。
“巨婴心理”和母亲的关系最大,特别是6个月以内,母亲是他世界的全部。1岁以后,孩子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发现除了妈妈还有别的东西,这时他的世界分成了妈妈与非妈妈。非妈妈的事物,可能是玩具、食物等等,是能够替代妈妈带来的满足。但是如果此时妈妈依然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或特别焦虑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体验生活,非妈妈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妈妈没有跟孩子产生一个稍微分离的状态,孩子会觉得不管何时,母亲都能满足自己,“全能自恋”就产生了。他被妈妈所包围住,无法产生自己的意识和思想。其实这个妈妈就是个巨婴,然后又带出了一个巨婴的孩子。
3、偏执分裂
偏执分裂是全能自恋的另一个极端,当所有的需要都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时,巨婴成年人就会转向另一边,也就是心理的偏执和分裂。要么狂热的追星或拜教,要么对现实世界的非常不满,容易暴怒。
心理学家胡慎之说:“有‘巨婴心理’的人一方面内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却很脆弱。内心的牢固是为了保护其脆弱,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强烈抵触;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陷入忧郁;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内心就会破碎。”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丈夫与婆婆的亲子关系如何影响着伴侣间的亲密关系?
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他们母子间的依恋关系的类型。
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提出的,他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鲍尔比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
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
第一种是安全型(secure)或安全—自主型(secure-autonomous),和儿童的安全型依恋基本相同。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
第二种痴迷型(preoccupied),是给予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因为这种类型的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地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
第三种和第四种依恋类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
回避型依恋常常表现出惧怕亲密关系和拒绝信赖别人的倾向。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在关系未能向好的方向转变之前就开始退缩,他们对爱情多疑且冷淡,认为别人不可靠或过分急于对爱情做出承诺。结果是他们觉得难以完全相信和依赖别人,只要有人试图在感情上亲近他们,他们就开始紧张。从根本上讲,他们在回避亲密的关系。
恐惧型(fearful)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种类型的成人可能出于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
而疏离型(dismissing)的人对个人的看法相对积极(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这种类型的成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
妈宝男就属于痴迷型母子依恋,属于一种不安全型的依恋类型。
在痴迷型母子关系中,儿子对母亲的过度依赖,母亲对儿子的过度干预,直接影响到儿子与另一半的关系。另外由于母亲把儿子当成“假想丈夫”,投射自己的欲望在儿子身上,导致另一半和母亲一起在“抢”儿子这个男性,共享他的时间和精力,儿子还常常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陪伴母亲身上,招致另一半的不满、嫉妒和愤怒。
同时受“完全自恋”和“共生关系”的影响,容易从母亲的形象和行为去要求另一半,当另一半无法达到期待时,便会遭到丈夫的贬低和指责“试试不如母亲”,把对母亲压抑的情绪完全的发泄在另一半身上而不自知。
了解到另一半的依恋关系,不难看出身处其中,他们也是受害者。
从某些心理治疗理论来看,矛盾型依恋者最需要的是自己了解自己,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原生情绪,当内心恐惧的时候不要假装不怕,当需要爱的时候大方表达出来,这样在与伴侣的相互的交往中才能少点误会,多些了解。
如何改善你们的关系?
纪伯伦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爱从不知晓自己的深度,直到分离时刻。”
对于长期未分离的母子关系,想要结束这种状态并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的事,需要时间和耐心。
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首先,可以告诉丈夫你的感受,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用鼓励的方式让他感受到你的帮助和陪伴。
其次,让他了解到和母亲的病态共生关系,协助他一起处理母子关系。
最后,接纳自己和丈夫。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良好沟通是处理冲突、相互理解、包容接纳的基础,更是形成亲密关系中积极体验所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