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的征程中,领导干部应更加贴近群众,增进情感。这需要真心关爱群众,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实际成效。得以迸发。要用心服务群众,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关心他们的冷暖,考虑他们的成长与进步,特别是要帮助解决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将基层的"难题清单"转化为群众的"满意清单",把关怀与温暖送到每一位群众的心中,凝聚力量,共同奋斗,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尽管言语再多,正确的政绩观最终仍需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与落实。
如何实现真抓实干?既要重视显性业绩,也要关注潜在业绩,既要抓那些显而易见、易于见效的工作,也要处理那些看不见、费力且周期长的任务;既要关注当下急需、立刻见效的事情,也要重视未来受益、为后人创造便利的工作;既要集中精力于重点项目和重大任务,也要关注日常基础性工作,为部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好队伍、传承好作风。要坚持重视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树立"作为领导要负长远责任"的意识,关注今天的工作,同时着眼于明天与未来,在指导思想上要长远,在工作效果上要追求长远,在制度措施上要有长远规划,确保每项工作和事务都扎实推进,杜绝应景工程,避免朝令夕改、另起炉灶及前后脱节的行为,确保单位建设始终按照总体规划稳步推进。要坚持重视实干和实效,所有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注重质量和效益,避免半途而废、不切实际的短期行为,确保全程跟踪问效,抓好落实,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取得成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推进部队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领导干部应更加关注群众,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这需要真心关爱群众,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取得实际成效。要用心服务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关注他们的生活冷暖,考虑他们的成长与进步,特别是要帮助解决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将基层的"难题清单"转变为群众的"满意清单",把关怀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位群众,凝聚力量,共同奋斗,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尽管言语再多,正确的政绩观最终仍需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与落实。
要坚持重视实干与实效,所有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注重质量和效益。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的两个标准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不可分的。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而高质量发展则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要判断政绩观的正确性,第一个标准是看是否体现了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评估政绩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还要关注民生和生态指标;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发展状态,还要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仅仅关注单一指标而忽视其他方面,或者忽略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协同性,政绩观就容易偏离正确轨道。判断政绩观的第二个标准,最根本的是看是否增进了人民的福祉。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改善百姓生活上,以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去追求所谓的发展和政绩,这样的"发展"越快、"政绩"越多,往往对群众造成的伤害也会越大。共产党人的政绩在于做出得到人民认可、能温暖人心、稳定人心的事情。什么是好事实事,必须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