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想必有人会问:听说过继承遗产的,可没听说过悲剧还能继承!
玻璃姐是我的一个咨客,之所以叫她玻璃姐,是因为她有一个实打实的玻璃心。
玻璃姐30多岁,跟老公经常会因为一件小事儿而吵架,这次来找我咨询是因为给猫喂水的事儿,老公回答的口气“有问题”而伤心、大哭,给我来电话时已经哭了几个小时了。
“我不会跟人沟通,我心里委屈了只会哭!”这是玻璃姐重复频率最高的话!
玻璃姐的身世也怪可怜的,身世要从姥姥开始,姥姥去世的早,那个时候妈妈才10来岁,所以玻璃姐的妈妈是在继母的家里长大的,谨小慎微是玻璃姐对妈妈年轻时候的描述。
后来玻璃姐的妈妈结婚了,可是婚姻并不幸福,夫妻俩经常吵架,玻璃姐的妈妈也是个倔脾气,一次吵架激烈了,喝了毒药,从此玻璃姐成了没娘的孩子!
这个时候玻璃姐也差不多10岁。
后来玻璃姐被爸爸送到姑姑家生活,从此玻璃姐的生活中便很少见到爸爸了。在述说这段的时候,玻璃姐说自己还不如妈妈,好在妈妈还有自己的亲爸在,可是玻璃姐只有她自己,寄居在姑姑的房檐下。
寄居的日子并没有那么顺畅,所以玻璃姐熬到了18岁,就嫁给了第一个追自己的人。那个人就是她现在的老公!
玻璃姐的老公比她大10+岁,本以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从此可以过上王子与公主的幸福生活了!
可是正如文章开头所述,玻璃姐不会沟通,只会哭。日子转眼就哭到了10几年后的今天。
玻璃姐在跟我讲述她的委屈的时候,她老公抢过电话来说“老师,你别听她说,就这点儿身世天天说,我先开始也心疼她,可天天得跟哄孩子似的哄着,搁谁也受不了啊!”
我们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下玻璃姐的选择,为什么会选一个比自己大10多岁的男人结婚呢?用玻璃姐自己的话说“因为他会照顾我”,这里面透漏着玻璃姐对父爱的渴望,但是玻璃姐的老公不知道人家玻璃姐是把他当父亲嫁的,所以会受不了“天天跟哄孩子似的哄着”!
对爱的缺失和渴望使玻璃姐一到18岁就嫁了,但是年幼的玻璃姐不知道,婚姻需要经营,她也没法知道,妈妈在她10岁左右就悲惨离世,她关于妈妈仅有的记忆里就是跟爸爸吵架,这个情景进入了玻璃姐的潜意识,所以当玻璃姐面对冲突的是时候只会用哭来解决问题。而且玻璃姐的解决方式也很极端,像妈妈一样。玻璃姐数次离家出走,用她老公的话来说是“每个礼拜都得来这么一次”。
玻璃姐的老公不知道,这是玻璃姐会的唯一一种表达“需求”的方式。这个需求就是被爱、被关注的需求!玻璃姐最渴望的是从老公这里得到父母没有给与她的“无条件的爱”,而且是“宠爱”!
孩子的许多行为和信念是通过对父母的模仿和认同形成的。玻璃姐的父母留给她的是敏感多疑、破裂的关系以及对经营关系的无力感,这种思维模式造就了她今天的生活模式。
这就是玻璃姐继承妈妈悲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