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许都是追蜻蜓的孩子
被疫情赶回家已经四个月有余,每日的生活无非是在看书,上课与写作之间相互徘徊,偶尔的外出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头脑能够“清洗”一下,毕竟一个四线小城市最值得称赞的就是环境与空气了。
夏时节的范畴,高温和大雨在这里是常见的。每当天气变幻不可捉摸,空气潮湿时,我总能看见河边一群低飞的蜻蜓,然后回家,静候雨至。
童年时我对这神奇的生灵感到好奇,抓过不少。在蜻蜓停下时捏住它的翅膀,或者用扫把轻轻一拍将蜻蜓粘在上面,再把它捉住。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只蜻蜓是赤红色的,有一双漂亮会反光的眼睛,透过阳光能看见翅膀泛着点滴的彩虹。我本想抓回家将它养起来,但后来却无意间被它挣脱,逃跑了。
那时的我沉迷其中,对蜻蜓很是上心。后来应该是从学业开始繁忙堆积起,蜻蜓的痕迹也就渐渐消退了。
随着年级上升,学习的经历开始拉长,恋爱,成绩,学习等占据了生活的主要位置,蜻蜓成了可有可无,虚无缥缈的存在。直到去年偶然遇见一只深蓝色的漂亮蜻蜓,心中却毫无波澜时才意识到,蜻蜓在我心中已经没有了位置。
有时候会想蜻蜓为什么不能再给予我快乐。似乎快乐不再像过去一样简单易得,它变得复杂,涉及许多,又囊括很多。
有人或许会说我是杞人忧天,无病呻吟,告诉我快乐有很多,你会与爱人甜蜜而快乐,为朋友友谊快乐,因工作上的晋升快乐,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但是啊,这些快乐真的简单吗?这些例子的背后哪一个不是需要我们苦心经营,默默付出,而这些快乐不就和当初看见蜻蜓时的快乐一样吗?哪怕不愿承认,但快乐真的变了。同样的快乐如今需要我们付出几倍的力量才能感受。
是快乐变质了吗?是快乐减少了吗?不,只是我们长大了。
因为成长,我们的经历不再允许自己被简单的捉蜻蜓所满足。因为未来,让我们必须去追求更好的东西。肩上有了不得不去做的担子,只有担子卸下几分,才有余力去拥抱快乐。
我们都去了更远的地方,长成了更大的人去追求更好,希望更多。这错了吗?没有,这本就是人之常情,何罪之有。没有人希望自己变得一穷二白,碌碌无为,就连国家都在强调人民富裕。
有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越来越难追求快乐了,笑容也真的成了“我很好”的掩饰。
为了生活,家人不得不去付出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家庭也渐渐有了隔阂。漂泊游子失眠的次数越来越多,健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手中所拥有的却那么有限,只得悄悄藏下,对外人,对父母笑道没事。
我只是想身体健康,生活稳定,这就很快乐了,这标准很高吗?不,不高。很难吗?是的,很难。
对朋友,就是这么矛盾。
每个人真的不缺感受快乐的能力,也不缺发现快乐的眼睛,你想要快乐那就扛起压力向前走,但压力不断变重,重的我们脚步越来越沉,曾经的唾手可得变得模糊不清,渐行渐远,慢慢地也就无法触及了。
多事的2020,我见了很多崩溃的瞬间。
1. 夜晚的长亭公园一个男人在默默抽烟,约莫在三四十岁,他边抽边哭,以至于其他人不敢去这个亭子坐。人来人去,他只是周围游人生命中微不足道的过客。但那一晚,想起男人无力的样子,我失眠了。
2. 家楼下的火锅店曾经是久经不衰的铺子,父母与老板交情甚好,却在疫情期间撑不住倒闭了。这几日我常能看见店中许多桌椅被装上车,运往未知的方向。这对我来说仅仅是一家店的倒闭,但对老板来说,是心血消逝。
在这风雨飘荡的半年很多不言语的汉子流泪,那些满怀意志的创业者被市场无情抛弃,更不必说多少因裁员而黯淡的家庭。
对这些人来说快乐或许就是一份顺利的工作,一份稳定的生活,这真的不高,如今也成了他们心中的奢望和痛苦。
曾经的我们快乐过。会为新出的漫画兴奋不已,学校街边一小碗的臭豆腐让我们满心欢喜,如今呢,我很少看漫画了,街边的臭豆腐也只会觉得味道不错,一切仅此而已。
当蜻蜓成了更好的东西,每个人向前的步子也必须越来越有力。我的老师在毕业之际告诉我无论今后怎么样都不要失去感受快乐的能力,就算生活再无情,也要时刻记得生活中你有的快乐,不要忽略,不要无视。
现在的我们可能很累,背负很多,但看看自己所有的。一个可回的家,一桌热菜,一声亲切的问候,这些小小幸福都是你在背负压力,追寻快乐道路上的支点和动力,每当喘不过气时,不要强撑着,不要忘记身后,你并不是一无所有,始终会有几朵璀璨的烛光在为你闪烁,为你点亮前方的路。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是追蜻蜓的孩子,在过去都有那么一段纯真而又简单的快乐。现在,我们都还是曾经那个孩子,只不过蜻蜓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