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恰到好处的时节,邂逅一场恰到好处的风景
这是个深秋的周末,昆明的天空似乎酝酿着一场雨。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色,再瞧瞧身边兴致勃勃的老妈和早已按捺不住的兴奋小家伙,心中一丝犹豫一闪而过——原来定好的黑龙潭赏枫计划,还要继续吗?
“出发!”最终,对那片红枫的向往战胜了对天气的担忧。
车子行驶在半路,雨点果然淅淅沥沥地敲打起了车窗。小家伙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嘟囔着:“下雨了,不好玩了。”
我笑着安慰她:“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还从来没在雨天到过黑龙潭呢,说不定,雨天的黑龙潭,才是它最动人的模样呢?”这话看似是说给小家伙听,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回想以往,多少次逛黑龙潭公园,几乎都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这次,或许正是上天安排,要赠送我们一幅别样的水墨丹青呢?
果断停好车,老老妈、小家伙,我们三人撑起伞,踏着湿润的空气,走进了黑龙潭公园。

雨中路渐入,秋色次第开
进入公园门口,已是人影绰绰,游客还不少呢,细雨如丝,却丝毫没有阻挡人们寻秋的热情。和我们一样,估计许多人都为那抹红色而来。
沿着熟悉的大道缓缓上行,仿佛走入了一幅正在徐徐渲染的秋日长卷。起初,两旁依然是绿树成荫,仿佛夏天还不愿意完全离去。经过龙泉观那标志性的红墙时,墙边苍翠的竹林被雨水洗得发亮,绿意欲滴,与朱红的墙壁构成一幅古典而静谧的画。






再往上,秋的笔触开始变得大胆。树木的色彩丰富起来,黄的、橙的、浅绿的、深绿的,交织在一起,宛如打翻了的调色盘。这正应了苏轼那句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邂逅“半熟”枫林,领略含蓄之美
真正的视觉盛宴,从步入枫叶林开始。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还在夏梦中徘徊的枫树,满树碧绿,只在叶尖染上一点点微黄,像懵懂的少年。紧接着,就是此行的主角——那些“半红不红”的枫叶。
它们太迷人了。有的叶子从边缘开始泛红,仿佛被秋风的画笔轻轻勾勒了一圈胭脂;有的则是由中心向外晕染开一片暖橙,叶脉却还固执地保持着翠绿,一片叶子上就拥有了整个色谱的过渡。更多的叶子处于红与绿的拉锯战中,红一分则太艳,绿一分则太俗,此刻这种“将红未红”的状态,恰如其分,像少女脸颊上羞涩的红晕,含蓄,内敛,却充满了生命的张力。雨水挂在叶子上,晶莹欲滴,让这些本就丰富的色彩更加饱和、润泽,透出一种琉璃般的光彩。





正当我沉醉于这片“半熟”的秋光时,小家伙的惊喜的尖叫打破了宁静:“妈妈妈妈,快看!这棵全红了!”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棵枫树果然已披上了全套的红装,在灰蒙蒙的天空和周围斑驳色彩的映衬下,红得那般热烈、纯粹而骄傲。真可谓“霜叶红于二月花”!再往上走,这样的红色越来越多,逐渐连成一片,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温暖了这清冷的雨天。














身在画中游,方知镜头之限
路面被雨水浸润得有些湿滑,我一边小心提醒着老妈和因兴奋而蹦跳的小家伙:“慢点走,注意安全!”可自己的脚步,却也不由自主地被那更红、更美的景致吸引,情不自禁地走入有些泥泞的林间小道。
拍照,成了我们不由自主的仪式。怎么拍都拍不够。老妈也一改平日的收敛,拿出手机,口中说着“不拍了不拍了”,手指却按个不停。小家伙更是摆出各种造型,俨然一位专业模特。
这时,旁边一位姐姐的感慨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唉,手机完全拍不出这枫叶林的美呀!眼睛看到的,不知道美了多少倍……”
我深以为然。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执着于“在路上”。屏幕上的影像再精致,也无法传递空气的湿润、微风的触感、树叶的沙响,以及身临其境时那份心灵的震撼与宁静。美景,终究是要用脚步去丈量,用身心去感受的。


雨盛兴未尽,转角遇惊喜
雨,渐渐大了。密集的雨点打在伞上噼啪作响,我们才不得不依依不舍地转身下山。
兴致未减,我们又去探望了那著名的“阴阳太极”——浑水潭与清水潭。一清一浊,泾渭分明,无论晴雨,始终是公园里最富哲学意趣的一景。珍珠泉依旧汩汩地冒着泡,像一串串遗失在水底的珍珠。旁边的寺庙虽然在修缮,被围栏挡住,但那面熟悉的黄墙,依然是绝佳的合影背景。以往总是在灿烂阳光下与它留念,没想到雨中的黄墙,褪去了明媚,增添了几分沉静与温润,拍出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沿着清水潭往公园门口走,转角处,两棵高大的银杏树蓦然出现。满树的金黄叶子,在雨中不仅没有黯淡,反而被洗涤得更加耀眼夺目。它们静静地伫立在亭台楼阁之间,与远处的红枫遥相呼应,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秋日之美,诠释到了极致。















归途话余兴,心藏满园秋
其实,黑龙潭公园对我们而言,是个百去不厌的“宝藏公园”。春天,我们来看漫山遍野、灿若云霞的杜鹃花;秋天,就来邂逅这热情红火、含蓄温柔的枫叶林。有时,一个季节里都不只来一次。
尽管今天因为这个不期而遇的大雨,我们只逛了短短两小时,带着些许“悻悻而去”的意味提前结束,心中却已是“尽兴而归”。
回家的路上,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妈妈和小家伙热烈地讨论着哪张照片拍得最好,哪一棵枫树最漂亮,并计划着下次要带上哪些朋友再来欣赏。
我安静地开着车,听着她们的讨论,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个深秋的雨天,我们没有看到黑龙潭最鼎盛、最完美的秋色,却邂逅了它最真实、最富层次感的一面。
躲进一个深秋的雨天,赴一场黑龙潭的枫叶之约。雨丝洗去了尘嚣,枫叶还未全然红透,却在灰蒙的天空下,晕染出深浅不一的暖色。那是一种含蓄而温柔的美,足以沁人心脾。
撑一把伞,漫步在湿润的空气里,我们收藏起的,正是这份独属于昆明的、恰到好处的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