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距离死亡到底有多远?可能只是片刻之间。
关于人的寿命,民间流传着许多谚语,如“黄泉路上无老少”,“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等,这些都揭示了生命的无常性。
今天我就遇到了两起猝死事件,一个是本村的一位老乡,另一个是单位的同事。
这位老乡刚好70岁,他的妻子刚去世三个多月,目前独自生活。昨天下午他还精神矍铄地和大家在街上开玩笑,声音洪亮。今天村里有个活动,组织者一早给他打电话,想让他出来帮忙,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大家以为他昨晚睡得晚,想让他多休息会儿,便没再打扰。然而,吃完早饭后再打电话还是无人接听,于是派人去他家查看。发现门从里面插着,想办法进去后,发现他躺在地上,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估计已经去世几个小时了。
我的这位同事死得更为突然,我接到电话时也大吃一惊。他刚刚退休四年多,家庭条件非常好,住着两层别墅。早上正常吃饭后,上午还开车出去给孩子送东西,回来后就去二楼休息了。中午吃饭时,家人上楼叫他,却发现他已经躺在床上不省人事。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但送到医院后还是没有抢救过来。实际上,120到达时他已经基本没有生命体征了。几分钟前还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没了生命,这种毫无准备的急死,通常会让家人一时不知所措,因为对于死亡这么大的事情,生前没有一点儿交代,以至于只能按照传统仪式处理他的后事。
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是否需要对死亡做好准备?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一直是一个大家回避的话题。尤其在一切都好好的、完全没有死亡迹象的时候,谁也不愿意谈及死亡,更不用说理智地安排自己“临终期”的事情了。
我们常说“我的生命我做主”,可是真的做了生命的主吗?生命的诞生当然由不得自己,也不用自己去准备什么,都是父母为我们准备好的。然而,很多人的死亡仍然是这样:不敢去面对,不能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谈论自己和家人的死亡。最后导致突然死亡来临时措手不及、难以接受。
好在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重视。深圳已经立法规定了“生前预嘱”的合法性。
但愿有一天,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能够像谈情说爱一样坦然地谈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