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狗是如今世界上豢养最多的宠物。如今我们把猫狗当宠物,只是作为情感陪伴,很少再有其它实际用途,而猫狗最初被人类驯化,是有实用价值的。狗是看家护院和打猎围猎,猫是捕鼠除害的。
其实,也不知是人驯化了猫,还是猫驯化了人。人甘愿当铲屎官,为猫服务,忍受猫的爱答不理和乱抓乱挠,换来的是吸猫撸猫的快乐。
据行为学家研究,猫是在刻意模仿人类的婴儿,猫的体重和刚出生的婴儿差不多,猫的眼睛和脸庞也像小婴儿的,就连叫声也有点像婴儿的哭声。一只猫瞪着无辜、哀怨、乖巧又动人的大眼睛,让人心生无尽的怜爱,揽在怀里抚摸,欲罢不能。人类骄傲地以为自己驯化了猫,殊不知猫在高冷地嘲笑。
一、猫的品种
猫通过依附于人类生活,使得自己的种群得以壮大繁衍。家猫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庞大的猫科动物,现在全球家猫的数量达5亿只以上。据统计,世界上现存的猫的品种有100多种,常见的有30多种。宠物猫的品种有很多,如英国短毛猫、美国短毛猫、布偶猫、暹罗猫、狸花猫、波斯猫、金吉拉猫、苏格兰折耳猫、俄罗斯蓝猫、加菲猫、斯芬克斯猫、孟加拉豹猫、虎斑猫、喜马拉雅猫、缅因猫、伯曼猫、孟买猫、挪威森林猫、英国卷毛猫、蒂凡尼猫等等。
贵族猫品种有:波斯猫、布偶猫、英国短毛猫、美国短毛猫、加拿大无毛猫、缅因猫、挪威森林猫、曼基康短腿猫、美国卷耳猫、加菲猫、金吉拉、暹罗猫、德文猫等等。体型较小的猫咪品种有:喜马拉雅猫、新加坡猫、东方短毛猫、茶杯猫、黑足猫、绣斑猫等。
二、猫的驯化历史
那么,数量如此众多的家猫,它们最早在什么时候被人驯化的?它们又是如何遍布全球的呢?
曾经,专家普遍认为大约在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类把野猫驯化成家猫。理由是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绘画上,有家猫的形象。2004年,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吉恩—德尼兹·维涅(Jean-Denis Vigne),在位于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发掘出了人类将猫驯养成宠物的最早证据。在一个狭小的墓坑中,发现一具9500年前的成人遗骨,除石器、贝壳等陪葬品外,在离成人遗骨仅40厘米处,有一只猫的遗骸。猫的放置,与人的摆放位置一致。人与猫有紧密联系的时间由此大大提前。
后来,科学家根据这次考古发现的结果,通过基因分析,再结合对猫的遗传学研究,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大约在10000年前,在中东“新月沃地”(中东两河流域及周围肥沃的土地,因这片地域像月牙形而得名),野猫开始被人类驯化成了家猫。后来,家猫从这一带被带到了埃及和塞浦路斯等地。由此开始,人和猫结成了一种特殊的、有意义的联结。
其实,人类也是最早在中东新月沃地建立起第一个定居地,开始进入了农业文明。猫的驯化与人类定居发生在同时。
再后来,家猫随着人类迁移的脚步,先是被带到了欧洲。在法国西南部的一个盆地(古时候属于古罗马帝国的疆域),有一座2000多年前的墓碑,上面就刻画着家猫的形象。很多科学家认为,在古罗马帝国之前,欧洲就很可能有家猫了。
由于交流不便,家猫在被人驯化后的数千年时间里,只在欧亚大陆传播。15世纪到17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启,欧洲人到处冒险探索,发现新世界,人类也进入了大交流时期。家猫就随着欧洲人的船只,被带到全球各地。
三、古人养猫的那些事
猫既温顺乖巧、可爱软萌、天真无害,又骄傲高冷,无数人拜倒在它的爪下,吸猫成瘾,沦为猫奴。
然而,为了融入人类社会,猫也曾做了不少努力。到底是猫主动选择融入了人类社会,还是人类驯化了猫?其实很难说清。
(一)猫代替狗捉老鼠。
在人们的观念里,“猫抓老鼠,天经地义”,捉老鼠,似乎是猫的天性天职,其实不然,在人类早期,是用狗来捉老鼠的。
相对于猫来说,狗更早被人类驯化。加上狗的嗅觉灵敏、动作迅速,因此人们早期就用狗来捕鼠。
《吕氏春秋·士容论》中记载了狗捕鼠的故事:齐国有个善于相狗的人,帮邻居选了一只狗捕鼠。但是这只狗却不抓老鼠。相狗的人就让邻居把狗的两条后腿绑住,让它动作迟缓,不能抓到其它动物来吃,这只狗就愿意开始捕鼠了。这个记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是用狗捕鼠的,那时还没有猫捉鼠的事。
在四川省三台县发掘了汉代崖墓,其中就有狗捉耗子的画像石。一只狗蹲坐着,两眼炯炯有神,嘴里正叼着一只肥大的老鼠。狗捕鼠的形象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汉代以后,人们才普遍在家饲养猫。因为家里空间小,耗子钻入各种狭小空间和洞中,狗体型大不好抓,而猫体型小巧灵活,加之猫天生喜欢追捕小动物,于是,狗捉老鼠的工作,逐渐被猫抢走。以至于后来,“狗拿耗子”就彻底被认为是多管闲事了。
清代文康的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第一次使用“狗拿耗子”来表示多管闲事:“你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几篇儿是几篇儿?”由此可见,到了清代,猫已经完全代替狗捕鼠的任务,狗默默退出了捕鼠这一职业。以至于在现在,我们用“狗拿耗子”讽刺他人多管闲事,真是冤枉了狗。
(二)猫代替鸡报时。
从猫与人类共同生活起,猫的眼睛就被认为是神奇的存在。早期,人类认为猫的眼睛通灵,因而猫也常用来辟邪。猫的眼睛,不仅拥有美丽迷幻的色彩,还能在黑夜放出幽幽光芒,让人不自觉地被吸引。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个用猫眼判断时间的故事:欧阳修得到一幅画,画着一丛牡丹花,花下有只猫。一天,欧阳修的亲家吴正肃来拜访。吴正肃一看见桌上的画,就夸赞说:“好画!画的是正午牡丹,作者功力不浅啊!”欧阳修十分诧异:“你怎么知道画的是正午的牡丹?”吴正肃指着画上的牡丹,说:“你看,这些花的花瓣是张开的,中午阳光强烈,花的颜色有些发干。”他又指着牡丹下的猫说:“再看看猫的眼睛,瞳孔眯成一条缝,正是正午时猫瞳孔的样子。如果画的是早上,那么花上带露水,色泽就滋润,猫眼的瞳孔也会是圆的了。”
猫的眼睛,瞳孔会在一天中随着时间而变化。因而,很多画家,在绘画过程中,都注重猫眼的独特画法,要画出猫眼的精神和动态。
古人用猫的眼睛变化来判断时间。将猫眼睛瞳孔的变化与昼夜12个时辰对应,来确定时间,还把它归纳为一首诗歌:
子午卯酉一条线,
寅申巳亥圆如镜。
辰戌丑未枣儿形,
十二时辰如决定。
猫不仅抢了狗捕鼠的工作,还抢了鸡报时的工作。养只猫在家,家中就有了一个“活时钟”,拎过一只猫,看看眼睛,就能判断出大概的时间。
(三)宋代人聘猫回家
宋代大文豪陆游和黄庭坚都是猫奴。黄庭坚《乞猫》诗写道:“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陆游《赠猫》诗也说道:“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诗中的“蝉衔”“狸奴”,都是宋人对猫的昵称。诗中记载了他们为了得到心仪的猫,就用鱼、盐作为“聘礼”,将猫隆重地聘请回家。
宠物猫在宋代非常流行,无论是宋人的绘画,还是诗词中,猫经常出现。无论是贵族士大夫还是寻常百姓之家,都以养猫为乐。宋代设有专门的宠物市场,里面售卖猫粮、宠物房,还有宠物美容等服务项目。
宋代想要养猫,有很多种方法,和人交换、去宠物市场买、去找生小猫的人家要等等。和人家要猫,不会白给,而是要用礼品来“聘”。其形式,和聘新娘差不多。
聘猫回家的“聘礼”,通常是一包红糖、一袋盐,或者是一尾鱼。有些讲究的人家,还要挑选一个良辰吉日,风风光光将猫“嫁”出去。
根据宋代“聘猫”的习俗,我们可以看出,猫的地位在宋代非常高。在宋朝人的观念中,猫已经成了家庭成员,而不只是一只普通的动物。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修炼,猫咪们通过改变,成功融入人类社会,其家族也得以不断繁衍,不必像其它野生动物那样为生计和繁衍发愁。猫为人类提供了情感慰藉,人类帮助了猫的生存繁衍,可谓两全其美,各取所需。
撸猫令人爽,一直撸猫一直爽。铲屎官们欲罢不能,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