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赵翼的《题遗山诗》中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便句工。”从这句诗其实也可看出赵翼作为一位诗人的哀叹,可这从历史的长河中也确实可以看出,是这样的没错。
当然也不一定全是以诗为形式的作品,还有其他很多形式,在此就以诗为主其他作品为辅来介绍。
先秦那段混乱的时光自不必说,在那群雄并起,战乱不断的时代里,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思想大解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随之出现这些思想家们的作品,《论语》、《道德经》、《春秋》等能为我们中华文化奠基的伟大作品。这便是在那个混乱的时代所催生出的伟大作品。
若要说这“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主题就不得不提一个时期了——魏晋时期。那可真可谓不幸的时代,但也催生出幸运且伟大的作品。这是一个在东汉末年时期,同样是各方诸侯并起,天下大乱之际,催生出很多大诗人和很多伟大的文学家。建安时期的曹氏三父子,曹操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是何等豪迈,何等壮气,真乃一代英雄,何等何等气概,这如此的气概,有魄力的诗歌难道不是这混乱的时代促成曹操的这等文学创作。曹植,七步成诗,八斗之才,《白马篇》中渴望平定边患的壮志,其《野田黄雀行》则更能展现出其感情变化,才气之盛不言而喻。曹丕呢?虽说才气不如前两位,再加之其中有大量诗篇失传,但其《典论·论文》一篇便可代表其文学地位。更有建安七子在那个不幸的年代闪闪发光。建安之后更有正始时期的竹林七贤,仅以阮籍,嵇康而论,文学成就何其高。其中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中大多为政治诗以抒发他在如此不幸的年代里渴望建功立业改变现状和抒发自身的苦闷,若不是这年代的不幸,恐怕就没有阮籍的八十二首了。再言嵇康,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苟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仁义浇淳朴,前识丧道华。留弱丧自然,天真难可和。郢人审匠石,钟子识伯牙。真人不屡存,高唱谁当和?”其才华可见一斑。陶渊的文学对后世的影响自不必说。
上面说的是在一个大的混乱的背景下的催生的伟大诗人们与文学作品,其实在同一诗人中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就来看更能分析出“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这种状况。
唐朝的杜甫,被我们成为的诗圣,既然是诗圣必然有伟大得作品,而我到觉得若没有后面他那安史之乱的生活经历恐怕很难创作的出这么些被我们冠以“诗圣”名号的诗作了。杜甫生长于开元盛世时期,所以他早年意气风发,诗歌也如《望岳》很是激情,然而经历了中唐时期,安史之乱之后,诗风有了极大的改变,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如他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有深度,更加有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后面的这些的作品才真正意义上让他称的上“诗圣”。
宋朝的诗人就更能体现出“国家不幸,诗家幸”这个主题了。由于宋朝的多次战败,被迫由北宋到南宋,使的人们流离失所,所以在这样个年代出现了一批伟大的诗人,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李清照……
在朝代更迭之际,或者朝代末期,也就是时局混乱的时刻,往往伟大的作品更多,更有深度。我们熟悉的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便是元末明初创作的,还有大量传奇小说便是明末创作的,“三言二拍”等书,清末的《镜花缘》《老残游记》等小说作品。
写了这么多“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具体文学代表,倒不是说在一个朝代繁盛时期创作不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是说在一个不幸的朝代里,那些伟大的文学家内心是悲哀的,无奈的,便把这些心理情感表达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了,使这些作品更有深度,添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更能感动人心,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