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8日,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ITT认证课堂。
为什么仰慕已久呢?
可不是ITT广告做的有多么广,在营销方面,ITT的英式范儿很明显,就目前我看到的,就是一篇课程介绍软文和若干篇学员收获的简书文章,仅此而已。
吸引我来到这里的,首先是顾老师专业度,播音员出身的顾老师在2016年讲师推优大赛上的点评麻辣犀利,记忆犹新
其实当时的自己纠结了很久,后来还是决定来参赛,以便获得一些虽麻辣但实用的指导建议
虽然最终无缘全国总决赛,但是进入上海十强赛,评委们的指导意见果然让我不虚此行~
除此之外,还有三位老师:
第一位是彭远军老师,一位压力与情绪管理专家,2016年和2017年他的授课专业度简直判若两人!
第二位是讲师推优大赛的冠军任兰兰老师那篇《在痛苦中成长更快,在快乐中学习更多》的简书,当时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她居然用了两次才通过ITT的视频录制考试!(兰兰老师在我心中是神一样的人物,她这篇文章对我的震撼的确是太大了!)
第三位英语语言文学女博士杨雨寒老师,学历如此高、见识如此丰富的她居然对ITT的课程评价非常高!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这里的考试都考哪些方面,到底有多么严格?
带着这些好奇和一颗找“虐”的心,我走进了ITT的课堂。
来之前,我特地把这次的学习目的整理了一下,分别是:
1. 了解国际培训师的标准(我觉得这是他们变得专业的原因,嘿嘿~)
2. 发现自己的课程设计和授课时的短板,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结果,课程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
整理了一下,决定从态度、知识和技能角度来分享自己的收获。
1.态度收获
首先,是态度上的巨大转变。好的课程,首先是一个安全、开放、有趣的课堂。
1.)关于安全
从小到大,总听人说安全第一、安全第一,自己却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培训师的安全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直到在课堂上顾老师反复提及要留意培训场地的安全通道以防万一起火、水杯要远离电脑以防止撒水宕机、注意游戏道具的安全性以防有学员受伤等那么多细节问题才发现自己一直忽略了这些看上去不那么重要的事。尤其是课程中顾老师看到我打了一个喷嚏就请唐老师调整了空调的角度,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感动不已。
所以,以后培训时,课前的准备要更加细心,课中专注授课的同时也要保持灵敏的觉察------对教室环境、通风情况、 教室温度、学员身体动作的反应等等。
2). 关于开放
整个课程,对我冲击最大的就是“开放”两个字。
西方学习三原则提出:随时提问、及时回应和接受讨论。
政治教育三原则也提出:禁止灌输、保持争议、促进分析。
刚一上课,顾老师就声明了以下三条:
让我甚至不得不有点期待课程中出现争议如何处理(嘿嘿,请注意这里顾老师成功地让我的思维模式转变了哦,也大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好奇心,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遇到问题就马上问,解除了心中很多的困惑✌️)
作为培训师,创造安全的课程氛围,让学员敢于提问、愿意提问,老师及时做出回应,接受并参与大家的讨论,提炼并升华讨论结果,才是真正的开放。
从小到大,我们早就习惯了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我曾经听过很多课程,不管在MBA的课堂上还是培训圈的活动,很多时候,老师都会说,我们的进度是怎样怎样,咱们先把内容讲完课后结束后回答诸如此类的回答(其实以前我自己也这么干过~~~);或者别的学员会用愤怒的眼神瞪着提问的学员,意思是你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让他不好意思再一直问下去;
可是在ITT的课堂上,尽管我们大家的经历不同,水平不同,但每当遇到问题,顾老师都会停下来,跟大家讨论分析。他真的做到了开放,尊重了每一位学员。尤其是第二天一早点评我们课程大纲的时候,直到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才继续课程。这一点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我的培训之路。
那么为什么开放对我有这么大的冲击呢?
一是因为我们培训师有时候会过于关注了内容有没有讲完、关注了学员有没有记住、尤其专业度不足的时候会恐惧学员提出的问题自己解答不了。十年前,我自己刚刚成为企业内训师的时候,这样的感觉就特别明显。后来,随着对时间管理和TTT的钻研和践行,专业度不断提升,慢慢就越来越敢于接受学员的提问了。
未来在我的授课中,我也一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度,我会告诉我的学员:“欢迎大家随时提问”。
另一方面,我自己本身其实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固执的人(比如我以前不想学上海话、觉得做事要专注不能分心),很多时候不能真正接受别人给我提的建议。开放二字对我来说,意味着,放下自己的骄傲,真心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分析后再做决定而不是一开始就封闭自己。
3)关于快乐和有趣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排几个小时的队都要去玩过山车?
因为刺激、好玩、总是会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风景。
同样的,为什么有的学员上课会玩手机?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培训效果不明显?
同样的道理,是因为课程不刺激、不好玩呗!
一堂好课绝不是平铺直叙,所有的模块都花差不多的时间来完成。一定要有详有略,如同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尤其是要允许并鼓励争议,甚至主动”挑逗”学员大胆说出不同见解,让大家全情投入地思考、争论、分析、总结,这样才会让课程更加有趣、才能真正被学员吸收。课中我们对常老师教学活动的争论这里就很好的演绎了这一点。
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是我自己要努力提升的重点。
2、 知识收获
1.)如何设置不同目的和目标:培训目的、学习目的、课程目的有什么具体区别,课程目标应使用哪些字眼,背后其实是有很多逻辑和公式的。终于清楚了,好开心~~~接下来要整改自己课纲啦,哈哈!
2.)基于不同性格的问题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在场绝大部分学员的关注?同一个问题,基于不同的性格的四种问法,不就搞定了嘛,感谢大家带给我的灵感~~~
3) 视频和游戏的新视角解读:同一段视频不同视角的解读方法,同一个游戏也有不同的玩法,视角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3、 技能收获
1)处理异议要因势利导:当学员提出不同意见时,不要采用硬碰硬直接批评的方式,而是在后续课程中遇到该知识点的时候重新剖析,这时候常老师很容易就接受了。课中常老师跟女儿的故事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和讨论,当时顾老师并没有深入剖析,这个事情也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无论在今后的课程还是沟通中,都可以借鉴顾老师这种因势利导的做法。
2. 适当地使用免责条款:当要拿某位学员举一个非正面例子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免责条款,以免学员颜面受损。
3. 机智应对提问五字诀:拖、抛、指、遛、走。字字精辟,要不断进行刻意练习。
结语
短短两天的收获实在是太多了,更多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当然,未来的ITT考试还会有更多挑战和收获,但此时,我感受到的不是畏惧,而是庆幸,庆幸自己放下了骄傲和恐惧,不再说我做的已经很好了,不再说我怕我做不好。
放下骄傲和恐惧,参加革命,什么时候都不晚。
感谢BITAC严谨的课程体系,
感谢顾老师的精心准备和授课,
感谢小伙伴们的热烈讨论和分析,
感谢师哥师姐和唐大帅哥的温暖陪伴~~~
以学员为中心、以绩效为导向、以灵活为素养的教学理念已经深深植入我的内心。未来定当谨记恩师教诲,为成为一名安全、开放、有趣的培训师砥砺奋进!
陈诗彤
2018年5月3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