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448――连锁反应
(2020年6月8日17:51)
人的情绪是传染的,如果处理不得当,会产生连锁反应,得到意想不到的恶果。产生这种感慨,是因为自己的一个不当做法。
今天早晨,在刮起胡子时,刮胡刀没电了。怎么办?抓紧找充电器充电。一看在电视下面的台桌上,有杯子、药盒子、书本、手机充电线等,乱七八糟,一时很难找到。
当我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时,心里就开始有气了。特别是看到一大堆东西堆那里时,有书、药盒、学习资料等,就把无名火发到这上面了。在那里边分类整理这些东西,心里边生气,同时,也开始抱怨妻子乱堆乱放。
我生气地对妻子说:“气得真咬牙,也是没办法。”虽然说,我还是认真地整理乱七八糟的东西,终于在桌子底下找到了充电器。因为刮胡刀充一次电,要用很长时间,如果把充电器与刮胡刀分开放的话,一时找不到也正常。
以前,为了防止充电时找不到充电器,都是刮胡刀和充电器连体使用。但是,每次都串着一串电线,也给使用刮胡刀时带来了麻烦。不过,防止了在充电时,不用再找充电器而直接充电了。
当我着急地边找充电器边数落妻子乱放东西时,妻子并没有与我计较什么。我认为,这件事算过去了。与妻子一起吃早饭,她开始报怨起我来了,直到我去上班还在报怨个不停,真的象是惹了蚂蜂窝一样。
本来不会发生这一连串的事情的,都是由于自己当初的报怨造成的。如果自己能耐住性子找,在找到之前不报怨,也就没事了。
人的修养的差别就是在这时候体现出来的,当产生情绪以后,能控制自己情绪而表现如常的人,才是高人;如果一有情绪就表现出来,而不加以控制,其实是没有修养的表现。特别是一有情绪就展现出来,更是修养不够的表现。
由此,让我想到了“费斯汀格法则”。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作出一个很出名的判断: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
待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
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你控制住了10%,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90%,也就等于控制住了全部。如果控制不住,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就会传染,无处发泄情绪的最弱小者,往往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我当时就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所以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应该发生的问题。唉,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