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问题儿童”,其实就是父母,长辈或是学校老师为反抗或是违背自己意愿的孩子定义的。
长辈们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白羊”无比喜爱,认为他们可爱无比,而对于反抗自己的“黑羊”则极为讨厌。
01生活中的“问题儿童”
“你明天就要考试了,你怎么还在玩电脑?”
“你干嘛不回答我的话,你听我说话没有!”
“你看看那个A同学特别乖,人家爸妈说啥都听。”
“你怎么这么没礼貌啊,总是躲在房间里干什么!”
和别的长辈聊天通常是:
“我家孩子就是这样,现在是青春期,特别叛逆,管都管不住!”
“你家孩子乖啊,不用这么操心!”
父母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孩子划分为“白羊”“黑羊”,戴有色眼镜去看自己的孩子。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特别讨厌我爸妈跟我说“青春期叛逆”这类话,我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问题,我任何违背他们的言行,都会被列入“叛逆期”“不懂事”。我也永远无法摆脱这样的定义和控制,这感觉真的很糟。
02我们是如何被当做“问题儿童”的?
《怪癖心理学》中提到:
“人的心里潜藏着想要支配他人的欲望,在面对不服从支配的反抗者时会萌生敌意及愤怒”。
人们对于特立独行的人会特别敏感,也往往会把与其他孩子步调不一致的个别孩子当做“问题儿童”来对待。
纵使家长内心想做个开明的父母,也不可否认自己对孩子的支配欲和控制欲。
03摘下有色眼镜
很多家长觉得指出孩子的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当他们讲孩子归类,甚至列为“问题儿童”时,就会很大程度的伤害到孩子,而且会妨碍孩子问题的改善。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孩子也不该被定义为“白羊”“黑羊”。
一个名人说过:“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其实是尊重和给予他脱离自己之后能够独立存在的能力。”
尊重孩子的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是他的闪光点,给他们自由生长的空间。
摘下眼镜,看透了自己的控制欲,还孩子一份属于他的自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