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春节,我去了男朋友的老家——长汀县涂坊镇。长汀被称为客家首府,是客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这里的过年气氛相比东北,要更加强烈和热闹一些。
在东北老家,除了少有的同学聚会,过年期间我是不太出门的,拜年的风俗也随着亲人们散落各地而渐渐消失,大多时候都是除夕晚相约视频,在屏幕中互道祝福。年味似乎早已变淡,回家更多意味着和家人的团聚。
不过,久违的“年味”在涂坊倒是极为常见,独特的风俗文化和饮食习惯,让我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次“客家人”的新年。
饺子换成了白斩鸡
习惯了大年三十儿吃饺子的我,面对着一桌子丰盛的客家菜肴,一开始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的。在第一次到男朋友家时,我曾品尝过这里最有名的簸箕粄,用米浆包裹着肉馅(馅儿里有香菇、肉、笋干、萝卜等很多料),有些类似广东肠粉,但又比肠粉厚实丰富的多,吃的时候配一碗热汤,汤汁淋在粄子上,味道十分鲜美。本身就喜欢吃肠粉的我,对簸箕粄简直毫无抵抗力。
除了簸箕粄,这里最有名的就是白斩鸡。家养的土鸡肉质紧实肥厚,白水蒸煮,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原本在上海时,我是喜欢吃白斩鸡的,香嫩的鸡肉蘸上调制好的酱料,也是很美味。
不过,这次过年,我才意识到客家人对白斩鸡的热爱就如同我们对饺子的热爱,从年三十儿开始,白斩鸡似乎永远是桌子上必备的一道大菜(还有白斩鸭…)。只要有客人来拜年,一定要做一道白斩鸡。我悄悄问男友,过年要准备几只鸡呢?他说,很多很多。
白斩鸡和白斩鸭之外,还有丸子汤、炸鱼、猪肝猪耳朵拼盘、炒牛肉、红烧肉、炒血肠、地瓜粉条、芋饺汤、还有方言音译过来的米楞粄(糯米制作的黄色粄子)……后四个是当地特色,我都是第一次品尝。在过年期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这个菜单,去他的同学、朋友和妹妹家里,大都是上述这些菜品,而在他的妹妹家,还吃到了野兔(怎么忍心吃兔兔)。
可能还是习惯了东北菜的“重口味”,在这些做法朴素的鸡鸭鱼肉面前,反倒勾起了一股思乡之情,家乡味道,远在三千公里外母亲深夜煮好的那一锅饺子中。
从打马蹄到打饼干
涂坊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初一早上凌晨四五点,天蒙蒙亮的时候,小孩子挨家挨户去敲门“打马蹄”。2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马蹄变成了包装精致的一袋袋饼干,但是,这个有意思的习俗一直保留着。
从讨要马蹄,到讨要饼干,属于小孩子的乐趣从来没有改变。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只有过年才能改善一次伙食,新衣服迫不及待地穿好,除夕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盼着天快点亮,叫着兄弟姐妹一起围着村子走去,等回到家时,一个大袋子早已装满。大多数人给的都是马蹄,也有几户有钱人家给些饼干零食,不过,饼干要尽快吃完,放个几天味道可能就变了。
现在的小孩子更加幸福,平时就不缺零食,但是,要去“打饼干”时依然兴致勃勃。每一扇门背后,都是未知的美味,这样的诱惑,就算已经念了中学,过了小孩子的年纪,也还是抵挡不住。
这个风俗和西方的万圣节“Trick or Treat(给糖还是捣乱)”颇为类似,但具体哪一个起源更早,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属于小孩子的游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通用的,大概没有哪个小孩子会拒绝敲门要礼物这么有趣的事情。
根植于心的宗族情
客家人,以客为居,追根溯源可以说是最纯正的汉族支脉。涂坊之名便源于涂公祠,相传,当地有一社公每三年便要童男童女献祭,正好轮到涂公和赖公的子女,他们二人不甘心牺牲子女,便前去学法,学成后归来打败了社公,从此该地得以宁静,涂公和赖公也成为涂坊镇的开基祖先,受后世子孙供奉。
涂公祠是涂坊的标志建筑,过年期间,文艺演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和象棋比赛等都在此地举办。不同的比赛场地和设施都是由族人捐建而成,在外拼搏奋斗的乡亲如若衣锦还乡,基本都会捐赠财物支援家乡建设。
在宗族会议上,已经参加工作赚钱的男人需要捐赠宗族基金和教育基金,分别用来帮助扶持60岁以上的贫困家庭和奖励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在我看来,这是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和延续,在亲情愈加淡薄的当下,还有一个地方,坚守这样的传统,让每个人都“心系宗族”,从而形成庞大的宗室体系。
家,对他们而言是乡土、乡情;对希望闯荡世界的东北人而言,是四海皆为家。在他们团结的家族观念中,不得不承认,渴望自由的我被这种来自故土的“牵绊”所感动。
燃香点烛花灯会
之前在北京过年时,因为禁止燃放烟花炮竹,少了很多过年的感觉,而在东北老家,也只有年三十、初一、初五放一下鞭炮。这次在涂坊,着实让我感受到鞭炮不停歇的浓浓的新年气氛。
每家几乎都有敬天、敬先祖和灶神,男友带我去外婆家拜年,带着预先准备好的蜡烛、香和鞭炮,到外婆家先点好蜡烛、敬香,接着在门口放鞭炮,然后,外婆招待我们喝茶聊天。整整一天,来拜年的后辈们都是如此,门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断,客厅的烛台闪着红晕,桌子上的菜肴始终热气腾腾,这个养育了九个子女的老人家精神矍铄,和小女儿欢乐地拍着抖音。
正月十三,是涂坊的大日子,“千年古事、万年花灯”的民俗活动就在这一天举行。虽然过年的七天中,鞭炮声不绝于耳,但跟正月十三那一天则是无法相比的。乡亲们抬着“古事”(由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化好妆站立在高台之上)和“菩萨”塑像走来,每一家都点燃鞭炮,鞭炮越响,“菩萨”停留的时间越长,则寓意着这户人家福气越多,越吉祥。
过去几年,因为燃放鞭炮的数量实在惊人,出于对保护环境和安全的考虑,政府不得不进行管控,如今已限制每户只能燃放一挂10000响的鞭炮。届时,整个涂坊镇鞭炮齐鸣,场面依然十分壮观。
虽然今年无缘得见花灯盛况,日后总还是有很多机会,只怕到时会嫌太过喧闹,要堵着耳朵躲起来。
在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地上,来自古老中原的礼仪文化生根发芽,涂、赖二公的神奇故事代代相传,就着青山绿水喝一杯客家米酒,醉倒在乡间田野,想来,也是极美的一幅画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