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我小的时候,电视还不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报纸和书籍。
记得小学的时候,偷偷的看完了一本历史人物传记。那时的家长都认为除了课本外,其他都是不正经的书,不该看。
中年的时候,跟大多数女生一样,迷上了言情小说,《火花》《爱格》系列从书偷偷在课间传阅,如获至宝。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图书馆看的最多的是《读者》《青年文摘》一类的书籍,谈不上精彩,却是打发时间的最好选择。
这些算是我年少时期关于书籍的记忆,甚至是阅读启蒙。
02
大学后,开始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书籍,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最爱的书籍毫无疑问是玛格丽特·米契尔的《飘》,那个叫斯嘉丽的女孩子让人又爱又恨。
我惊艳于她笔下的人物如此生动,更让我震惊的是:如此真实。
韩寒在一月初的时候,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他说:杂文这东西,无论起初三观多正,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容易变成一个鸡贼的人,往往情不自禁想怎么样煽动更多人的情绪,当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倾向的时候,就反思和停止了。
他的这番话让我有如大梦初醒,现在网络上追求的所谓十万+爆文,绞尽脑汁标新立异不就是为了煽动更多人的情绪嘛?
至于论点是否充足,观点是否正确,谁又在乎呢?恐怕作者本人也无法被自己说服。
03
我一向不太喜欢尖锐的东西,会质疑它的力量。
有人说80后的韩寒“从良”了,我反而更喜欢现在的他。不再摆出一副遗世独立的姿态,不再为了偏激而偏激,他不是停止了思考,恰恰是找到了自我与世界之间和平相处的姿势。
在奇葩说,马东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我和罗老师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罗老师说话总是以句号或者感叹号结尾,而我只敢用问号,最多是一些省略号...”
无独有偶,蔡康永也说过这样的话,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敢说一个人错了。
反观现在一些微信大号们,我总是惊讶于:为何他们总能理直气壮的说些冠冕堂皇的道理。
有时,我会感到蒙羞。更令我不解的是文章背后是一群怎样的读者,每每想到此,总觉得匪夷所思。
04
我深深相信文字的力量,正如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
《十三邀》许知远说,不喜欢模糊的立场,但又怀疑过分肯定的答案。
我也是这样,文章总是写到一半,就推翻了自己,等重新来写时,提笔的兴致已消了一大半。
每每看到精彩的文章时,震惊喜悦之余也懊恼不已,明明同样的意思却不及人家表达的自然顺畅。
比如,我就在此篇文章标题的“出色”和“优秀”中斟酌了很久,耽搁了近半个小时发表。
《我读》里,有句话说:读书读到最后,是为了更宽容的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
愿你能成为一个爱读书之人,而我不是一个好的表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