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崛起,就是长期主义

前几天在上海法租界的一个老洋房,做了一场分享。主要内容围绕着我个人从打工到实体创业再到打造个体品牌的心路历程。

先说一下组局的团队叫“失败复读班”,当然也并不纯粹只是关注创业的成长与避坑的创业者社群,更是找到一群创业会生活会玩的同频人的社群。

这次作为分享嘉宾,我以自己创业屡战偶胜、偶败的经验开启了分享路程。

失败才兵家常事,咱也不觉得丢人,于是侃侃而谈。当然谈失败之事,我也不是第一人,但往往立于心境。

当日顾不上遮羞布,大肆地谈论自己的无知与贪婪,事后我也大吸一口凉气,失败之于我们是对于生活中的困境有一种超越对错的态度了。

我谈到我做高定会所只顾着女人仪式感的场面却忘记了成本预算、我也谈到合伙人的根本其实不是品德问题,而是对对方寄予过高的期望,等等。这些也许都会导致失败。

但我们做很多事情无法推进的时候,似乎总能够从中迸出一种全新的东西,说是观点、或者是答案都勉为其难,那么最能解释的就是“顿悟”。

我身为女人,

尤其是初次创业的前职业经理,

我能给予别人意见的就是:

第一

让人避免失败比告诉别人怎么成功更加重要,

与其教人无法复制的成功方法,

不如告诉别人避免失败的教训。

第二

失败不是让我们回到原点,

而是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然后再次出发。

第三

抓住个体崛起的机会

敢于展示自己以及才能的人就不会失败。


1

敲黑板!第三点,Why?

还是从我个人谈起,我在“失败复读班”分享的当然不仅仅是我失败的经历,因为咱不靠“卖惨”发家致富。

为了追求本我的生命意义,我“远渡重洋”走到了线上。

坦白说我是个在线下没资格谈自我的人,曾经的环境让我“醒了就工作、困了就开会”,对一切糟糕或者顺利的事情要平等无分别的全然接纳。

虽然时不时叩问一下自己的灵魂:

我的职场发展到哪个阶段了?

我的职场发展触顶,我承认了吗!

我的收入连续三年只增长10%,我面对了吗!

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可是我们的“平常心”还是:“醒了就工作、困了就开会“。人家的青春都是给了渣男,我的青春都是给了公司,当我离开原来公司后没有多久,原来嘘寒问暖的供应商少了一大半。

当你离开平台的时候,你就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反正啊,想想开就是了。


2

我刚开始走到线上小试牛刀。

虽然个人标签梳理有过五次,从个体创业导师一直到现在的高客单价变现导师,海报改了10次+。

不仅如此,为了体验线上成交的感觉,单单一个月我自愿付费体验别人的线上知识付费就花了3W+。体验各种千奇百怪的卖法。

有人让我谈谈付费体验完的感受,我只能说每天打脸,打完左脸,再打右脸,慢慢的,我就有了正确的线上三观。

没有做过销售的人出来教你朋友圈成交、没有做过社群运营的人教你营销底层逻辑,但是重点是他们敢为人先。

作为一个线下资深营销人,我是一手扶着要掉下来的下巴,一边攀爬着进入新世界。我就默默观察局势,慢慢找适合自己的立足之地。

原来线上是可以一个人有很多种角色,做社群运营的也同时是一个微商大佬,做个人品牌打造的也教你私聊成交、上市地产公司的财务总监同时是护肤专家,真的是啧啧啧。

我理解的是”跨界裂变,你可以斜杠很多领域,但你的人设一定要很鲜明。

一年前我还是工业时代的职业发展思维(行业+企业+职业),现在慢慢转化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思维(圈子+能力+特色)。

真的,进入什么圈子真的很重要,多与有趣同频的人在一起,不要总想着在家憋大招,真的可以发现无限可能的价值。


3

做线上意味着我们要打造个体品牌,做个体品牌意味着就要走长期主义路线。最近和很多人聊长期主义,这是个好话题。

这个要从心态谈起,人在社会,心态非常重要,比别人郑重一点,也在情在理。

我是个人情上敏感度很弱的人,有的时候爱在事情上认真,确实也忽略身边朋友的感受。

但,我的工作一直以来就像打战,而且还要打有仪式感的战。有的时候是内战,有的时候是外战。

很多突发的危机和困难就像学校的随堂测试,你都还没有准备好,就稀里糊涂的开考了,真的是四面埋伏。所以,赢竞争是我们的工作。

但是,所谓竞争又是古老的社会化话题,是不是擦亮眼睛、竖起耳朵、勤于读书,学会分辨是非,就可以赢得竞争?

未必!

竞争也许就是没有竞争,真相也许就是没有真相。所以,我们要坚持的长期主义是什么?长期做一件事情?长期不被诱惑?

时间最土豪,我只能和它交朋友。

Lastly

我说过我一直是个屡战偶败,又偶胜的人,好与坏的经验多了,反而觉察到:“所有事到最后都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就还没有到最后”。

去实践,去看见另一个世界。

这就是长期主义吧!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