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美的世界中,心灵所享非言语可达。这个世界里,有无数个美的精灵在召唤,无数个智的思想在飞翔,于是,我会经常忘记呼吸,也会悄悄地让心跳变缓,唯恐打断这段美的历程。
1. 儒家强调的是官能、情感的正常满足和抒发(审美与情感、官能有关),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
批注:李泽厚老师认为,先秦时期贯穿的一个总思潮就是理性主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互补,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儒家往往易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以其对于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度的追求和对于功利的正常求取的心态。然而,以儒家思想为宗的士人又往往遭逢此路不通的尴尬,于是,何去何从?心灵对于世界与自我的认识便到了另一种层面,这便是道家的超脱之境。这种超脱,是离开了世俗功利,追求一种精神的信仰,以无为之态处事、处世,获得一种心灵的大自由。儒家与道家,都与审美有关,而儒家的审美范畴是公众的、普遍的、世俗的,属于实践理性;道家的审美更注重内在的、自我的、精神的,属于人格理想;儒家适合为政治服务,道家适合安放心灵;儒家更多地体现为认识的实践性,道家更多地呈现非认识性的规律。对于一个生命个体而言,儒道互补,能够获得一种情、理的平衡。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一种对立补充。
2. 中国文学(包括诗与散文)以抒情胜。然而并非情感的任何抒发表现都能成为艺术。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
批注:主观情感的抒发并不全然是艺术,主观情感需要借助与外物与心的沟通,或由物而心,即兴,或由心而物,即比。主观情感能够客观化,也就是说,外物可随心境转,此时的主观情感便不再是单一的个人主观的情绪自身,而是融合了一定想象的客观形象。这种主客观的谐调统一,使心与物找到了彼此契合的诸多途径,从而呈现出一种情感与想象上的多元的美。这种感觉有别于抽象的概念、理论所能囊括的一种理性认识,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象,也就具有了一种艺术的美。《诗经》中的比兴就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合二为一的产物。这种有意味的形象,它可以代替情感本身言说、倾吐,以达到意无穷之效。教学中,教师对于诗歌散文中的意象的品析、理解,对于比、兴的认识,都要从此出发。当然,比兴与意象,虽然都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融合,但是其效果与内涵各不相同。比、兴很多时候合作使用,难以辨别,都是作者的一种有意识的情感寄托,或者是相似性,或者是相关性,可以使人联想到更加丰富的审美境界。如关关雎鸠,比兴出场,而后淑女随之,顿使读者生出一种审美的享受,自然之物与主观之情,以一种巧妙的牵系相连,这种适度的距离感恰好成就了美的效度。在《诗经》之中,这种比兴的使用让现实的生活与人性的观照彼此相依,创造出一种感发的力量,这种力与美的结合,在几千年之后,依然在读者心里震荡。关于意象,笔者以为,它作为作者描写的对象,在自然而然中暗合了作者的情感,使其充满生命气息,摇曳于作者的抒情世界中,如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其美自可意会。
读书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