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很难吗?很难!
我们周围的很多人正话都要反着说,关心的话非要刻薄着说,而这些话像伤人的剑刺向柔软的心脏,像六月雪飘过温暖的新房,伤人于无情,打得人措手不及。
妈的故事:小时候有天和姥姥从地里回到家,很渴,端了碗米汤,滚热的米汤撒到妈的肚子上,被烫得痛极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忍着不让泪落下来,可姥姥却先打一顿,再去处理烫伤。姥姥不心疼吗?她当时一定心疼极了,但是心疼那时却化成责备,当时的母亲应该是很伤心的,很久以后她也成了母亲,懂了姥姥当时的既心疼又难过,责备自己没照顾好女儿,又怪女儿不小心烫到自己,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结中不理智的打了母亲。
而母亲在理解之后对两个女儿爱护有佳,类似的事情出现时她总温柔以待,小时候淘气是难免的,打了碗,损坏了东西,妈从来不厉声责骂,“碎碎平安”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她用这样的话安慰着犯错后惊恐的孩子们。
这两天在听书——《正面管教》,想到周围的人或自己说话时总犯这样的错误,尤其是对自己亲爱的人,比如,老公回来的晚了,你想表达对他的关心❤,可出口却成了:“你去哪了,怎么才回来?”他若能及时破译你的语言密码,会知道“哦,这是老婆在关心我”。如果破译不及时,可能会解读为“凭什么一直要管我,才走了一会儿,烦死了。”
如果此时直接说出你的关心与担心,如“老公你不在家,我很担心,很想你片。”这样关爱的信息就不会被误判,尤其对直男来说,效果会好很多。
去年暑假读了《非暴力沟通》,仔细观察,像用暴力的语言对亲人说话的不在少数。
如“你怎么……”“你就不能……”“你看看人家谁……”“再怎么……我就……”如此总总,我想都是暴力语言的模式。
“我建议……”“我想……”“这样……好吗?”“你看呢?我觉得……”……这是温柔而坚定的语气。
佛经说:“人生之苦:怨憎会,爱别离。”与人相爱相知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子女父母一场都是缘分,对最爱的人更需要温柔地爱,温柔地说,让爱不分离,让爱常相伴。对厌恶的人也要和善地沟通,才能让怨恨远去,让祸患远离。
爱人说:“做人要有一条底线,不让最爱的人受伤害”。我很赞同。
新的一年,好好说话,让合适的沟通连接温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