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复杂化为简单

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现实生活中,你发现没有,如果有一条近路,没有人会舍近求远。如果有几个岗位供你选择,你肯定要选择最好的。如果有一堆食物放在你的面前,供你挑选,你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你最喜欢吃的。如果有新旧的东西放在一起,你肯定会选择新的东西,会撇下旧的东西。凡此种种表明,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人都是 想省时省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大的效益。

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要面临很多的事情。说句实在话,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复杂的事情,都喜欢简单的事情。因为人都不愿意动脑子,因为动脑子累呀! 有些复杂的事情,把人搞得精疲力尽,反而收效甚微,这就叫出力不讨好。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傻子也不愿意去干。既然这样,应该把复杂的事情转化为简单,说白了就是化繁为简。

世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聪明人,另一种是愚拙的人。聪明人我们称他为智者。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篇课文叫《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对于很多人并不陌生,都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叫愚公的人,他想把门前的一座大山移走,所以他就白天黑夜地挖山,付出了很大的力气。另一个人叫智叟,就笑话他说,这么大的山,你什么时候才能挖完呀! 愚公非常有信心,他信誓旦旦地说:“我挖不完,有我的儿子。我儿子挖不完,有我的孙子。我的子子孙孙一直干下去,终究会挖完。”愚公的精神可嘉。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换句话说,如果我是愚公,我肯定不会这么干。我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带领全家搬迁。搬到另外一个地方,或者搬到山的对面去住,何必要耗费这么大的精力呢?

我从网上看到,有人主张把《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从教材中移出去,理由是愚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他破坏大自然。至于《愚公移山》移不移出教材,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如何把它转换为简单的问题处理。

如今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很多人非常看重学历,认为只要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其实并非完全是这样。有了高的学历当然好,但是我个人认为,你能适应任何环境更好,实践出真知。

美国发明 家爱迪生,他小学没有毕业。靠努力自学,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发明家。他成名以后有了自己的实验室。有一个从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的人,来到他的身边,给他当助手。有一天,爱迪生让他测量灯泡的容积。这位高材生在灯泡上量来量去,在几张纸上写来写去,搞得 满头大汗,也没有测量出灯泡的容积。爱迪生拿来一杯水,把水注入灯泡内,然后把水倒在一个量桶中,灯泡的容积就测量出来了。这位助手非常佩服爱迪生,在他认为很复杂的事情,爱迪生做起来就这么简单。

遇到复杂的事情,灵活运用至关重要。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带领军队在讨伐张绣的途中,适逢天气炎热,附近没有水源,士兵 口干舌燥,嗓子冒烟。作为统帅,这时候要起关键作用。如果弄不好的话,军队发生哗变,后果不堪设想。曹操到周围一看,也没有水源,他突然灵机一动,大声吆喝:“大家不要着急,前面就有一片梅树林。梅子已经熟透,酸甜可口。我们赶快往前走,到时候可以尽情去享用。”士兵们一听,想到梅子酸甜可口,口水不知不觉就流出来了。精神为之一振,加快步伐往前赶路。到了地方没有梅树林,曹操赶快吩咐人去找水源,结果水源找到了,大家一饮为快。这就是智慧,本来很复杂的事情,曹操几句话就解决了。

世上不仅有各种各样的事, 也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心灵扭曲,喜欢折腾。我认识一个人,这个人当过两年兵,就凭这点优势,他当上了一个小队长。 当队员在干活的时候,他坐在监控室里,拿着对讲机呼来唤去,把人搞得 不知所措。干活的人本来就累,加上他呼来唤去,结果累得满头大汗。本来简单的事情,让他搞得非常复杂,导致队员牢骚满腹。其实他是一个奇懒无比的人。他为什么在对讲机里大呼小叫,就是刷存在感。让上面的领导听到,知道他在干活,实际上他一点活也没干。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这点聪明让他能走多远?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一个心地正直的人,他不会有什么花花肠子,一门心思干事。他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干事上,所以他能把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