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花椒

我想,沂蒙山的孩子回忆起童年的暑假,最浓的记忆应该是采花椒。

每年农历六月份开始,家家户户采花椒,前后持续一个多月,那时正好是一年之中最热、蝉的叫声最多的一段时间。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放了暑假,大大小小的,就跟着家人上山了。女孩子们会抢最小巧可爱的竹篮子,或者高粱杆编的圆子,搬上小马扎,说说笑笑上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花椒刺特别扎人,孩子们要么采树枝低的,要么采剪下来的小枝桠。那时候地里没有那么多农药,无时无刻没有蝉鸣,花椒树上经常能看见蝉蜕和死掉的蝉。蝉很喜欢在花椒树枝桠的末端产卵,树枝会从产卵处枯死坠落,这样卵就能落到土壤里了。枯死的那段花椒枝当然是折下来给孩子们采,在断截出能看见小小的白色的蝉卵。如今地里农药太多,幼虫存活不下来,千百年来一直蝉鸣不断的夏天,就这样的慢慢安静下来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最喜欢在采花椒时听爷爷讲故事,爷爷有很多的故事。古代历史的,本地流传的小故事,还有爷爷年轻时有趣的经历,每个故事都听了很多遍。

那些日子正处于三伏天,烈日当空,如果能在树阴下就太舒服了。休息的时候,小孩子们会到处转转找梨树,最好吃的是圆圆的香水梨,可惜这种梨树主干又高又直,我是爬不上去的,只能拿小石头对准梨一次次砸过去。这种梨水多皮薄个头小,被砸一下再摔一下,捡到时已是梨汁四溅了。不过一口咬下去就知道,辛苦是不会白费的。有时候运气没那么好,好不容易砸下来的梨不知道是什么奇怪品种,又硬又涩,无法入口。一般吃梨后一小会儿,嘴就麻开了,满手花椒汁,吃什么嘴都是麻的。

如果不嫌麻烦,可以挑战一下砸核桃,核桃树比较低,又多分叉,可以轻而易举的摘到,但是弄掉那层外面的绿皮就颇费一番功夫了。那皮的汁霸气的很,溅到衣服上黄黄的,别想洗掉了。弄掉绿皮,砸掉硬壳,再剥掉薄薄的外皮才能吃到,一般人轻易不会尝试的。

花椒采回家要立刻晒在平房顶上,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对方,房顶的作用可不小,一年四季用于晒各种东西,夏天还可以乘凉甚至睡觉,躺着平房顶上看星星也是我的美好回忆之一。花椒平摊在房顶上,两三天的烈日,可以把花椒壳晒裂口,收之前摔一摔,壳和种子分离,壳就是我们平常看见的花椒,种子可以用来入药、调味、榨油。

家乡的花椒品种主要是大红袍和大青稞,大青稞好吃些,自留较多,但是由于不耐旱,种的少了。

采花椒很辛苦,算下来日均收入很低。但是由于这期间农活少,农民不愿意让时间白白流掉,山上花椒树也就越种越多了。于是每到六月,各个农家小院里静悄悄的,四周山上的花椒树下倒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