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看完了企业家曹德旺的自传《心若菩提》,时间跨度约三个月。当时是在公众号连岳推荐下买的。因为觉得连岳的价值观正,文章也带有正能量。所以,决定买他推荐的书籍。
又看完了一本书,收获自然是有的。
曹德旺先生是福建福清高山镇人,1946年生于上海。1947年国民党政权已经风雨飘摇,于是举家搬迁至福清高山镇,装载着早年曹德旺父亲做生意积攒下来的家产的货船遇到风暴沉没了,于是原本富裕的家庭变得拮据。母亲在变卖早年的嫁妆后才能在老家盖了一栋房屋。
变得贫困的家庭,使得作者从小就要做家务活减轻家庭压力。他读小学的时候,早上5:00起来拾捡柴禾早上煮饭用,中午下课了要拾捡柴禾供下午做饭用。夏天的时候,出了一身汗,就跳到河里洗澡,然后去上下午的课。上课的时候,睡着了,被老师数落。后面又被教导主任发现,他下河洗澡了。
在操场上,教导主任对着一群学生说,这个孩子中午跑到河里去洗澡不午休,下午上课时就在课堂上睡觉,如果哪天被淹死了,家里人还要到学校来闹事。让同学们别向他学习,于是同学们哄堂大笑。
作者受不了这样的羞辱,心里气不过,决定报复他,于是在一天放学后,站在茅厕旁的墙上,对着正在大便的教导主任撒尿,然后一溜烟跑了。之后教导主任到家里来讨个说法,他自觉有愧这样也就辍学了,那时才初一。
而他后来学习的那么多管理知识,做企业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还有书上自学而来的。靠着一本字典和辞海。
小时候的德旺就不怕事。被教导主任冤枉敢在墙上,对着上厕所的教导主任撒尿。之后,跟父亲贩卖水果,被当成投机倒把抓了。对着执法队的同学说:“姓XX的,你得意什么?你妈不是也在做生意吗?只不过你有一个好姐夫当官罩着你而已,老子从此不做了,你也得给我小心点。”
而作者之所以变的强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他和父亲贩卖水果,父亲被当成投机倒把抓了,然后他觉得这样,做政府不允许的事情是不行的,于是呢就跟着大家中白木耳。但在当地卖白木耳的价格并不高,种了一季的白木耳也赚不了多少钱,后来听别人说在江西那里,白木耳的价格高许多,于是,他就利用跟着父亲贩卖烟丝,、贩卖水果的经验,把白木耳运到江西去卖。第一次只把自己种的那一点白木耳拿去卖也没赚什么钱,因为量小。于是他又在在当地收集别人种植的白木耳,然后拿到江西去卖。一次就能赚1000多元钱。当然后来这个生意也不长久,他在出车站的时候被民兵抓住,当成投机倒把,没收了货物和钱款。
没收货物和钱款后,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然后把媳妇和儿子送回岳母家,对岳母说,我这一去如果没有赚到钱就不回来了,你让凤英改嫁他人。当然岳母生气的阻止了他,让他别说这种气话,相信他会有出息的。
走投无路他上了工地修建水库。在工地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民工营房起火。工地上用的,许多工具被摔坏了,其中就有板车。如果没有板车的话那挖出来的土就不好运送出去,影响工程进展。
作者觉得,自己贩卖白木耳被扣,来工地被烧,感觉是天在亡我,既然天要玩我,那就帮工人们度过这个难关吧,于是他主动去修板车。他从摸索修,到成为一个修车的行家里手,只用了28天,这28天他没有离开过车棚一步,吃的喝的都是来修车的民工,顺手给的,就像桃花源里的那些人一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后来,救灾物资来了,而他也成功的维修好板车,供正常使用,帮了工地很大的忙。有一天,教导员在核对,领救济物资的名单时,发现少了曹德旺,然后呢,叫通讯员把曹德旺找来。这时候的曹德旺,邋里邋遢的,因为28天没有洗漱,刮胡子,剪头发,一心在修车。教导员看不下去就让他去洗漱理发,在那里救灾的物资。结果他得到的那些粮票,布票什么的,变卖后有1000多元,是很大的一批款,比那些个整天为着吵要赔偿的队友多了10倍不止。
然后呢,他就还清了债,把妻子孩子接回来家,但是也不知道干什么,于是呢,又回到了工地上来,教导主任给他安排了一个软差,就是在工地食堂干活。不仅是不被风吹雨晒,还有一个月90元的工资收入。比处级干部的70元工资,还要高一点。
他进了食堂之后,发现民工和食堂之间有矛盾,每天都在吵。他仔细听了发现有三个矛盾,第1个矛盾是没有供应足够的热水,民工干活之后,又累又脏没法洗澡。二工人是早上起来发现,吃饭时自己饭盒里不是饭而是米粒,水被别人倒掉了,所以蒸不出饭。三是发现饭盒里的饭变少了,粮食被偷了。
他用心思考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没有足够的热水供员工洗澡,是因为食堂里的炊事员,是连队领导亲属不愿意多做事,不想挑那么多的水,以及准备那么多的木柴。于是,挑水和准备柴火就有作者来解决。
第二个问题是,饭盒里的水被别人盗掉,是由于员工间的恶作剧。别人的想法无法控制,但是食堂的蒸笼是可以控制的,他让民工把装了米粒的饭盒,放进蒸笼,一笼一笼的放满后就锁住。第2天他再亲自加水,开始蒸。
第个问题是民工的饭会莫名其妙的变少,他思考后发现,不是民工的人干的,因为民工都在工地上干活去了,然后他留意观察发现,是房东的儿媳妇,偷偷拿了民工们饭盒里的饭,拿回去给家里人吃。他没有这个房东的儿媳妇交出去,那样的话他会被扣上农业学大寨的帽子,还可能会影响到家里人的正常生活。于是她让他写了保证书之后,就把他送走了。
这三个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得到了民工们的认可,工作也干得顺风顺水的。
书籍后面关于作者解决问题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作者的成长,伴随着解决问题的数量增多、问题难度增大。
所以说,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不要抗拒它、反感他,而要正视它。静下心来想一想我能不能把它解决了?解决掉的话是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