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谁与共孤光

  人们在这一天披着皎皎月光,跨越河海山峦,在时间的尽头相遇。

  又是一年中秋夜,月亮依旧澄澈,所谓“江月年年望相似”大抵如此,家门口的桂花是否遵守约定露出了笑靥?弥山亘野的芳香是否氤氲了家家户户?庭院乘凉的家人是否牵挂着缺席的游子?

  苏轼一句“中秋谁与共孤光”在我凭栏远眺时倏忽间有了解,那低垂的云层染上了墨,簇拥人们心中的“花冠女神”,正沉浸于思乡的漩涡中,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将我唤了回来。我斜倚着栏杆,手机映出一幅游子拿着家乡沾染几许秋的寒意的月饼,孤光独照其身的画面。我与电话那头用熟悉的乡音诉说彼此的想念。

  秋思浓浓,寒夜漫漫,月饼浸染的寒意早已在声声挂念中褪去,看似不圆的月终究圆成了“团圆的家”。问谁与共孤光?不妨打个电话给自己的家人,答案自在其中。

  透过那狭窄的屏幕,我跨过了时间的漫长河海,翻过了空间的铮铮山峦,踟蹰于家门之外,在桂花树旁驻足,半晌,我终于伸出了手,折下一支旁生的孤高的桂花。

  我要带着这朵花,在与家乡相距两千公里外的地方一同沐浴皎皎月光,在时间的尽头邂逅。

经年浓墨翻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