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文/小点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的灵动与山的沉稳,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符号,承载着无数的哲思与情怀。于我而言,一山一湖,恰似人生的两极,在动静之间,勾勒出生命的轮廓,演绎着岁月的传奇。
山,是大地的脊梁,是岁月的守望者。它以雄浑的姿态屹立于天地之间,历经风雨的洗礼,见证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就像那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它是五岳之首,承载着无数帝王的封禅大典,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在山顶立石颂德,彰显着皇权的威严与大一统的荣耀;汉武帝七登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仪式,祈求国泰民安、江山永固。泰山,不仅仅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座文化之山、精神之山,它教会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执着。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如同攀登一座险峻的山峰。每一步都可能充满艰辛,每一次攀登都可能面临挫折。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攀登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意志,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就像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他翻山越岭,穿越荆棘,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观察世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他在攀登中领略了山川的壮美,也在攀登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山,让我们懂得,只有不断地向上攀登,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在人生的巅峰俯瞰壮丽的风景。
湖,是大地的眼眸,是自然的明镜。它平静如镜,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它以包容的胸怀接纳着周围的一切,无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滔滔洪水,都能在它的怀抱中归于平静。就像那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它是江南的明珠,承载着无数文人的诗情画意。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疏浚西湖,筑堤建闸,让西湖的水灌溉农田,造福百姓;苏轼任杭州知州时,也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修筑了苏堤,使西湖更加美丽动人。西湖,不仅仅是一汪湖水,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教会我们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如同湖水中的涟漪,时而平静,时而泛起波澜。但我们要学会像湖水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当遇到挫折时,不抱怨、不气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当取得成功时,不骄傲、不浮躁,以谦逊的态度去对待。就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选择回归田园,在宁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湖,让我们懂得,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品味到生活的真谛。
一山一湖,一静一动,一刚一柔,它们相互映衬,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自然画卷。而我们的人生,也正是在这山的坚韧与湖的包容中,在这动与静的平衡中,不断地成长与进步。我们要像山一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我们要像湖一样,有宽广的胸怀和宁静的心境,在生活的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在这一山一湖之间,我们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让我们以山为骨,以湖为魂,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2025.10.14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