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上火傻傻分不清,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秋天是个干燥的季节,表现到人体上的就是皮肤里的水分比夏天要少,甚至会起皮屑,喉咙容易干痒咳嗽,口干咽干甚至大便干。

这些表现,让很多人以为秋燥也是上火。

其实不一定。


在自然节气里,秋燥对应的是阴阳里的阴,上火对应的是阳。

秋燥表现出来的症状,除了上面所说的“干”,还会有恶寒重、舌苔薄白、发热轻、头痛无汗等,这些是寒与燥相交杂的症状。因此,在身体已经有寒、凉的情况下,就不可以再用清热下火的办法了,甘温、滋润的食物更适合缓解秋燥。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秋天成熟的瓜果蔬菜,也正是温润滋补的最佳选择。比如:莲子、芡实、梨、百合、山药、红薯、仔姜、板栗、核桃、花生等等,多为温补滋润的食物。当你感觉到秋燥不适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食养,来缓解改善。


再说回上火,上火有很多种表现,比如脾气会很暴躁,容易生气发火、口唇发炎生疮、喉咙肿痛、扁桃体肿大,部分人还会有手脚心发热、发烧的情况出现。


上火多是阳症,可以从清热解毒下火利湿的角度去入手。比如用玉竹、鲜芦根、蒲公英、栀子等草本煎煮泡水喝。如果觉得自己煎煮麻烦,可以喝衍生火怕怕,它选用了十几种清热、解毒、除烦的草本材料,根据古方配比,制成方便饮用的饮料颗粒,上火的时候按照要求喝上几天,能好的更快。


火怕怕选用的鲜芦根,在《本草纲目》里就曾记载“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止呕、泻胃火,利二便”,说它除了可以清热生津之外,对大小便也很有好处。


火怕怕中还选用了玉竹、百合、蒲公英等草本,都有清热气除烦气的效果。


此外,火怕怕还添加了益智仁、桔红、山楂和麦芽,用来调和脾胃、改善积食化热的情况,其中桔红还可以化痰止咳。


上火是常见于大人和儿童的一种不适症状,重则会让人茶饭不思、睡卧不安,轻也容易让人脾气暴躁,影响生活,所以最好还是帮助他们清热下火,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