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的暮春,县城二中的玉兰花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在教学楼的台阶上。清晨的食堂飘着豆浆油条的香气,林源和同班的王磊拼坐在角落的长桌前,一边大口咬着包子,一边听王磊眉飞色舞地讲昨晚玩的单机游戏。
“你真该试试那个新关卡,刺激得很!” 王磊满嘴食物,含糊不清地说道。林源笑着点头,伸手去拿桌上的咸菜碟,却没注意到王磊脖颈后那几颗若隐若现的小红疹。
当天傍晚,林源就感觉浑身不对劲。先是喉咙发痒,接着额头开始发烫,他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直到晚自习时,后颈突然传来一阵刺痛,伸手一摸,竟是密密麻麻的小水泡。同桌惊恐的叫声瞬间打破了教室的宁静:“林源,你长水痘了!”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往后躲,仿佛他身上带着某种可怕的病毒。林源望着自己手臂上迅速蔓延的水泡,又痒又疼,心里一阵慌乱。班主任匆匆赶来,皱着眉头看了看他的症状,当机立断:“赶紧回家休息,等痊愈了再来上课。”
可林源却攥紧了书包带,坚决地摇头。期末考试就在眼前,这是检验高二学习成果的关键时期,他不想错过任何一堂课。“老师,我能坚持。” 他声音沙哑,眼神却异常坚定。班主任叹了口气,最终还是默许了,但叮嘱他要尽量和同学们保持距离。
第二天清晨,林源戴着口罩,裹得严严实实走进教室。原本热闹的教室突然安静下来,同学们看着他身上鼓起的水泡,眼神里满是恐惧和嫌弃。只有戴彬,在他经过时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角:“坐我旁边吧,我帮你记笔记。”
林源愣住了,水痘传染性极强,这个时候避之不及才是常理,可戴彬却毫不介意。“你不怕被传染?” 他声音闷闷的,带着鼻音。戴彬却笑着摇头,从抽屉里拿出一盒芦荟胶:“听说这个止痒,你试试。”
从那天起,教室里便多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林源坐在教室角落,身上裹着长袖长裤,口罩遮住大半张脸,唯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戴彬则坐在他身旁,上课时认真记笔记,下课后耐心地给他讲解遗漏的知识点。每当林源痒得难受,伸手去抓水泡时,戴彬就会轻轻拍掉他的手:“别抓,会留疤的。”
深夜的宿舍里,林源躺在床上,浑身像被蚂蚁啃噬般难受。水泡带来的瘙痒和疼痛让他难以入睡,可一想到戴彬白天为他整理的笔记,还有那些鼓励的话语,他又强撑着爬起来,借着台灯的光复习功课。汗水浸湿了枕头,他却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看着书本上的知识点,将它们一一记在心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源的病情愈发严重,连走路都有些摇晃。戴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早早来到教室,给他带早餐;午休时,帮他打热水擦脸降温;晚自习后,陪着他慢慢走回宿舍。有好几次,林源劝她别再冒险,她却只是笑着说:“你能坚持学习,我就能坚持陪你。”
终于,在期末考试前一天,林源的水痘开始结痂,最艰难的时刻过去了。考试那天,他精神抖擞地走进考场,看着试卷上熟悉的题目,胸有成竹地写下答案。而戴彬,始终坐在他身旁,时而低头答题,时而抬头看他一眼,眼神里满是关切和鼓励。
成绩公布那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光荣榜上。林源的名字赫然排在全班第二,仅次于戴彬。班主任在班会上大力表扬了他,称赞他带病坚持学习的精神,还宣布他获得了当学期的奖学金。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林源站在讲台上,望着坐在第一排的戴彬,眼眶不禁湿润了。那些被水痘折磨的日子,那些挑灯夜战的夜晚,那些温暖的陪伴和鼓励,此刻都化作心中无尽的感激。他知道,这份成绩的背后,有一半是戴彬的功劳。
放学后,林源拿着奖学金,硬拉着戴彬来到学校门口的小吃摊。“请你吃炸串,随便点!” 他笑着说,脸上的结痂已经脱落,只留下淡淡的红印。戴彬看着他神采奕奕的样子,也跟着笑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暮色渐浓,两个年轻的身影坐在小吃摊前,一边吃着炸串,一边聊着未来的梦想。春风拂过,带着玉兰花的香气,吹散了水痘带来的阴霾,却吹不散两人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这场水痘风波,不仅让林源收获了优异的成绩,更让他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人愿意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他,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