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君再来

(一)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

邓丽君婉转深情的歌声响起,深深浅浅的离愁别绪像轻云一样在琴心里弥漫开来。

不愧是著名音乐家刘雪庵的经典曲作,抗日战争时期风靡上海,后来又传唱到世界各地,战争时期周璇演唱的《何日君再来》抚慰了许多失去家园、痛丧亲友的人心,而今听来也令人心弦拨动。

坐在列车上,琴轻啜一口奶茶,眨巴着雾蒙蒙的眼睛望向窗外。“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这样的诘问让她想起18岁的别离。

(二)

琴永远不会忘记,十八岁时告别故乡亲人、踏上开往A城火车的一刹那,她咬紧牙关,掩面而泣,泪雨滂沱…

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热泪奔涌是作别一生所爱的根基啊!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无奈刻入年轻追梦人的骨髓!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到A城以后很久,她不敢面对这个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于是琴断绝了与老家朋友同事的联系,既然已经离开,那就彻底断开,没有任何牵念,不背负任何感情,在异乡重整旗鼓,扬帆远航!

命运是多么垂青她啊!琴坚韧执着、聪慧多才,她在这个竞争惨烈的城市取得了成功!一个私营企业主,一个女强人,一个有成就的大boss…

外界的赞誉实在太多,但琴总觉得内里虚弱疲软,她也不知道如何表达。

(三)

背井离乡n年,以生死时速的浴血奋战精神,琴终于在A城扎根,买下了新房。和老公、孩子守着一手打拼出来的家,她觉得自豪、温馨…

琴很孝顺,很快把父母也接来了。一家人倾巢而出,老家没有亲戚,父母拍板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全心全意融入到女儿所在的城市。

日子飞逝,父母跟着城里人一起早晚锻炼、带孙子、扯家常;和同龄的老人攀老乡、打牌、遛狗、串门…

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美丽的故乡,琴深信不疑,她快乐的享受着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就在她认为父母已经完全由泥腿子进化为着袜穿鞋、衣冠楚楚的城里人时,父亲一声长长的叹息从卧室里传来,从这以后父母经常愁眉苦脸。

经过三番五次探寻,二老才告知想回故乡养老,尴尬的是:老家没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砖一瓦。琴立即承诺会在老家购房供父母养老。

晚上,丈夫埋怨琴头脑冲动:“我们在全国一流的大城市,生活优渥,回老家干什么呢?”

琴幽幽地说:“人总是错把他乡当故乡,我经常梦到小时候,看着大片的稻田,闻着扑面而来的泥土芬芳,听着熟悉的乡音……”

丈夫闻言默然不语,这些也常常是他梦中所见,芳香的泥土气息缠绕着依恋和怅惘啊…

而我们,此生或可荣归故里,或永客居他乡…

(四)

琴很快在故乡购置了二老养老的新房。爸妈已经回归故里,经常向她打电话说起故乡的乐事。

琴心里挠痒似的坐上了回老家的高铁列车。

百无聊赖的旅程,琴习惯性地听着邓丽君的旋律,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老一辈们用永别来寻找家园的归期,琴只需几年的离别奋斗来获得,琴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一下车,街头巷尾熟稔亲切的乡音扑面而来,琴的心都融化啦,她醉在有根的大树里…

是的,我们一生都在寻找理想家园,跟从诗中梦想的远方越走越远、越走越富有,可内心总有一丝惶恐不安,于是又回过头来拾掇翻捡。

殊不知造物主在我们降生的一刹那、已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我们的血液、语言、饮食、习俗都流淌着浓浓的地域特色,我们永远只能在这块土地上找到最强最大的共鸣共振。无论如何修行一生,我们都走在画同心圆的路上,起点和终点是同一个原点,故土难离是永恒的宿命!

“不管我的枝叶如何繁茂,我的根永远扎在你的土地里;不管我的华盖擎向多么高的天空,我永远向根茎低垂回首!”简短的一段的美文,琴用了五年才读懂走通。

何日君再来?

想来的时候就来!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琴将要长久地行走在故乡和理想的旅程之中,一如你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事情无论你怎样去预期都是徒增烦恼,还不如过好当下,过好每一天。
    42度白阅读 1,092评论 0 0
  • 坚持徒步有一年多了,喜欢这群有徒步激情的朋友,他们坚持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我也是从这里开始,慢慢又...
    白茶0417阅读 1,605评论 1 0
  • 挖上一口深水井, 取来一桶香甜清。 不竭源泉益后生, 承先启后向祖宗。 谆谆教导智慧明, 孜孜进取建奇功。 华夏子...
    太阳哥月亮妹阅读 1,865评论 1 12
  • 高二(2)班 陈霜霜 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网络上用一些污言秽语辱骂国内知名史学教授。他的老师孙教...
    文可清心也阅读 2,087评论 0 4
  • 1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了几千年的老话了,从小到大有记忆开始,总听到庄邻议论、小声的询问“谁家的姑娘都二十五啦,还...
    沐子2阅读 3,244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