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次上下班高峰期,在拥挤的车上,总会有些故事发生。

有一天早上下轻轨,着急上车的一位女士撞上了我前面的一位男士,那位男士的声音飘过耳边:那么着急,赶着去投胎啊……我不知道,那位女士是什么反应,但是我猜测,那位男士今天怕是要开启不愉快的一天了。

还有一次,也是在轻轨上,上下车的时候,有一个中年男人说一个女士撞上他们家小孩了,那位女士马上就道歉说不好意思,确实人太多……然后中年男人一家还是不依不挠的,后来那位男士说:你以为你自己长得很乖嘛?那位女士说我就是长得很乖啊……整个车厢的人都笑起来。

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在各种人员密集的地方上演,有人带着歉意说对不起;有人笑笑说没关系;也有人恶言相向;甚至大打出手。

就算是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归纳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处事风格,并以此来指导自己在遇到类似事情时需要的反应。我们每个人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对别人的反馈也会做出不同的解释,来加深或证实自己的经验是正确的、可行的,如此反复,就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看待世界的角度。

但从总的来说,遇到类似的事情,调整好心态,对事情发生能够给予充分的理解,每个人都有的一个共性就是感觉好才能做得更好。当我们遇到状况,不那么愉快的时候,是否能跟对方达成感同身受是一个问题解决方式的分界,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一下,能够感同身受,或者是幽默风趣一些,事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得在一次申荷永老师的网络课上,我分享说,“自我分析本身也许就是一场积极想象,无意识会引导分析向前发展,无意识甚至...
    子祐阅读 453评论 0 1
  • 但凡有生命的都有自己的姿态 自己的存活方式 有的高大伟岸 有的矮小沉寂 但不管以何种方式存在 他都有生命的力量在涌...
    培清阅读 1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