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美的第290篇文字•
关于写文字这件事,身边有很多的朋友都跟我说,我很想写,可就是不敢提笔写,觉得自己写的不好,总之,想写不敢写的理由,很多,很多。
有一个整理师伙伴说:我一直在找适合自己的输出方式,一直没有找到,我知道很多平台的信息,资讯,能很好的讲出来,就是写不好。
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整理资讯综合体”,脑袋里装了很多整理行业的前沿资讯,很多整理师都不具备这样的价值储备和挖掘信息的能力,就等着整理输出了。
她在笔记本上做的记录就非常的好,讲出来也是思路清晰,内容丰富。
我说,那就先写起来吧,无论在哪个平台,怎样的输出形式,就像做整理一样,先把自己脑袋里的内容都做输出,再来整理分类,一步一步来。
很多人写文字会很“卡”,卡在觉得自己写的内容很口水话,没有逻辑,没有深度,担心自己写的不好,担心写出来的内容没有人看,会很失落。
这里有几个点,是需要分开去思考的:
1、写的内容很口水话,没有逻辑,没有深度。
其实一开始很多人写的内容都并不是很好,自己写了几年的文字,深有感触。
我一开始写文字的时候,并不能写几千字的长文,是从一句话,一段文字在备忘录开始记录的,看到好的句子也会想要“摘抄”下来,大概在备忘录上记录了几百条,有了一定的输出习惯后,慢慢开始组合成文章。
关键是:先写起来。没有一定的文字量累积,没有时间的锤炼,不可能有质变。
关于逻辑和深度这件事,其实有很多的视角和维度。
现在我们看到的文章有分很多类别:有学术研究型的,有专业领域的,有心灵类的,有治愈系的,有生活日常的,也有生活琐事记录的,也有自由书写,还有日常日记,感恩日记等。
它们的受众群体其实是不同的,也不是所有类型的文章都一定要有固定的逻辑,太有逻辑和深度的,反而有的群体会有“阅读障碍”。
至于逻辑和深度,一开始只要不是写的“颠三倒四”,病句不断就好了,个人觉得,是在写到一定的程度和累积,有手感了,对于写作这件事不再觉得是阻碍,阶段性方向和需求很明确了,就可以同步和针对性去刻意练习提升了。
所以一开始,先做输出,有素材累积,再去提炼组合价值,才有素材可用。
阶段性不同,需求不同,对写出来的文字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看看自己处于哪个阶段,如果是“小白”阶段,那只要有输出就可以了。
3、担心写的内容没有人看。
其实,这也是我一开始的顾虑。
我记得四年前,一开始正式写简书的时候,文章刚发出去,就忍不住去看看,多少人看多,多少人点赞。
那时候,有10的阅读量后,就开始盼30,50,80,100,150,200……那段时间感觉“走火入魔”了一样,阅读量增加,欣喜若狂,阅读量很低,情绪也很低落。
后来写了一两年后,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把焦点放回到了自己身上:我能输出什么?我为什么要写?输出后给我自己带来怎样的变化?……
写着,写着,文字成了表达我自己的一种方式,成了我与大家链接的一种语言,中途,也是会有写不出东西的时候,也焦虑过,那时候的做法就是:边写边阅读输入,走出去参加活动,与人聊天,这几种方式都是很好的素材料来源。
有输入,输出才会源源不断,才不会灵感枯竭。现在看来,这样的纠结过程,应该是大多数做文字输出的人都会经历的吧。
其实,很多大咖的文章,其实一开始的阅读量都不是特别好,而是写到最后,很多人会返回去看它以前的文章,带动起来的阅读量。
记得自己有一篇文章《你的孩子之最棒的段子手》,刚开始写的时候,阅读量大概只有100多,后来过了一年多回去看,居然有4000多的阅读。
所以,担心没人看自己的文字这件事,也是可以破的,那就是: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写?自己能写什么?可以把价值给到谁?价值给到有需要的人,就是有价值的。
我记得日记星球的小牛妈妈说过两句话,她是写了7年多日记的,现在带领几千人的在写日记,建立了“日记星球”。
她说:写日记录,要“目中无人”,写日记,一定要放下一些东西,不要纠结外面的人怎么看我们。
所以,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自己想写什么?为什么而写,有的人喜欢在日记本上写,也是很好的呀,比如我自己,也在日记本上写了90多天“丰盛日记”。
写作,其实是可以不限形式的,想写,就可以写,越书写,越明白,越书写,越自由,越书写,与文字的链接越深。
想写,就写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