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复杂、工艺精湛的战国文物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在介绍今天的文物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历史上的中山国。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了,除了我们熟知的战国七雄之外,大大小小冒出的国家不胜枚举。

其中中山国算是存续时间较少,实力也算尚佳的国家。

存亡时间是公元前414年到公元前296年,建立者是中山文公,白狄族所建立的国家。

因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国土紧邻燕赵两国。


在国力强大之后曾经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

在很多春秋战国历史小说中其实都有提到中山国的存在,其中说到中山国的人非常善于驯化动物,中山国内还有一批中山狼十分凶猛,杀人无数。

后来魏国实力最鼎盛时期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饶是如此魏国大军还是经历了三年的苦战,才在公元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

之后中山桓公复国,国力一时鼎盛至极,据说光是战车就多达九千乘。

就是这样一个被中原各国视为强大威胁的中山国,在思想、文化和艺术上与汉文化逐渐融合。

比如其音乐舞蹈艺术既有游牧民族剽悍的传统,同时又吸收了华夏艺术柔和婉丽的风格,可谓是刚柔并济,形成了中山艺术的独有特色。

很多出土的文物器具也能看见这种融合的风格特色。


比如这件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于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错”墓出土。

出土时因为年代久远,案面已朽,仅存案座,边长达47.5厘米。

可以看见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了案身。

四只龙独首双尾,上吻托住斗拱,双尾向两侧盘环反勾住头上双角。

四凤双翅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凤头从龙尾纠结处引颈而出。

造型十分精美、复杂,和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国家出土的文物有着显著的区别,但是龙凤的装饰又是和中原的文化相关。


方案案框一侧沿口上还刻有铭文十二字:“十四祀,右车,啬夫郭 ,工疥”。

记述了器物铸造者、墓主人墓葬的级别和浩大的墓葬场面。

大致的意思就是说“中山‘错’王十四年,右车工匠‘郭’制作,监工人‘疥’”。

那么这一件精美的器物是作何用的呢?

在古代古人都习惯席地而坐,不管是进食还是读书、鞋子,这个时候使用到的小巧的桌子就被称作案。

这个铜案上的龙、凤还有梅花鹿都是相对静止的体态和姿势,和我们常说的“龙飞凤舞”的印象有所不同。

仿佛这些龙凤和跪卧的梅花鹿在向君王展示温顺和驯服的姿态。


另外这件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还能看出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

天圆地方不是简单的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的。在古籍《淮南子》中有相关解释,“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

通俗意义上理解就是说天赋予了“生气”,而大地承载了“生气”,从而孕育出了世间万物。

所以说“天圆地方”意味着阴阳二者调和相生,在这件方案中出现了两雄两雌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的组合,可能也是古人所追求的阴阳平衡的美学。

古代文物造型精美不光光是体现了工艺的复杂,有时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整体的文化和思想观念有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