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我这么没有原创精神借用了他人的书名。但是就像角田光代在世界各地寻找美好,我也在图书馆发现了美好。
昨天上午应约出门,等办完事已经中午了。而已经出门在外的我实在不像浪费这大好的天气,想找个慢悠悠的地方消磨这一天。
美术馆似乎不错,想起几个月前就计划着要去看的双年展。可是要换乘、要转车,最近犯了懒癌的我在心里嘀咕,而且公交卡刚好没钱了,还要找地方充值,来回倒腾也不方便......
看着包里带着的角田光代的《小熊》,有种强烈的想把她的书多找几本一起来看看的冲动。不是说,读书的高阶境界不是读了多少本、看了多少故事,而是通过集中阅读某位作家的书来了解文字背后这个人的世界。想到这儿,我便买了到图书馆附近地铁站的票。双年展,看来要再往后推了。
走过长长的连接通道,走过地下商场,穿过中午进餐的人群,穿过阳光明媚的广场,安检、取包。又来了,这座巨大的文字库。
无需思考,就好像设定好的程序似的,我径直顺着电梯一路而上来到熟悉的书架前。而实际上,我至今对这里仍然感觉陌生,有许多我未曾走到过的地方,我只是一次次徘徊在这些我熟悉的区域,去寻找那些我喜欢或者愿意去喜欢的文字。想想就觉得自己很狭窄啊。
一排一排走过,一册一册,一个个名字,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在我眼前划过,有知道的,而多数是从未听说的,可见自己的浅薄。被吸引了,也说不出为什么被吸引,可能是书名熟悉,可能是封面,可能因为太新,也可能因为太旧。抽出来、翻开来、看起来、塞回去,如此反复,在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书之前。没一会儿,手里便拿了两本偶遇的书,是决定在这儿翻翻消磨时间的,所以大多简单、有趣且不长篇幅。可是,心里总心心念念想着那几本想要用心去看的书,于是抱着新欢,寻着梦中情人,的确贪心。
从读书时起,在图书馆找书我就没有少花过时间,总是一次一次为了翻找那几本特定的书而花上许多时间,不管是学校的图书光,还是家乡的市立图书馆。原因之一,是我从来没有理解图书馆的馆藏和排书系统,只知道大的分区和书架上基本的分类这样最基本最明显不过的信息。我总会拿着记着图书编号位置的纸条在一个又一个书架前从前往后、从上至下,像扫雷似的仔仔细细逐一而过,鲜有马上锁定到目标的。原因之二,恐怕就是自己到了万书丛中顿起的贪心了,看着眼前的一本一本,总是忍不住伸手去触碰、去翻看,有时候遇到喜欢的可能就此沉浸其中了,而忘了依手里的编号去寻书的初衷了。所以,我总会花很多时间在书架前徘徊,然后捧着一摞书找个位子坐下,翻翻看看,再从中挑出最想读的,因为再好看的书也得借书证还有名额可以拿回家啊。
昨天特意挑了一个非常角落的位置去看书。那里虽然是角落,但是光线非常好,两张并排的双人座无靠背皮沙发就靠在玻璃墙边,左手边还有大株的绿植,身后是穿透玻璃墙的自然光线,头顶还有室内的照明,面对的是几排书架,前面不远处就能看到一小片集中的供读者看书的沙发群,所以很是舒服。
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女孩,捧着一本比较厚的书在我去之前就坐在那儿看着。哪个角落就我们两个,不知道我的到来有没有打扰到她的清净。不过后来我确信是没有的,因为当我把手里的小书看到一半时,转头看她时,发现她侧身躺在沙发上已经睡着了,拿着书的左手手指还插在书页中,看来是看着书睡着的。但是我并没有觉得反感,可能是在我过来时就感觉到了她身上的那种恬静的气息了吧,看她侧卧在那里还觉得画面挺美,想到了自己在家有时也会看着书酣睡在床上,那是一种放松的幸福的感觉。这个女孩该是有多放松才能在这样的公共场合就这么捧着书睡着呢?或许,也因为这个角落安静没人打扰吧,这样看来我倒是个让人感觉安心的人。
其实这个小角落并不只有我们两个人。在女孩睡着后,有个老爷爷在我面前的书架上找了会儿书,然后拿起一本就倚在书架最靠里面的一侧聚精会神的看起来,看了很久。直到我后来去卫生间出来,才发现他原来是图书馆的清洁人员,难怪穿着一身素色的工作服。想起之前他在那儿看书的样子,我才意识到老人家是在“偷偷”趁着工作时间来找书看的,所以即使不远处有大把的舒服的沙发不去做,而是靠着角落里的书架站着看。突然间想到了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那个不起眼的在藏金阁扫着秋风落叶的老人,竟然是全书最深藏不露的高人,相比之下那些成天在外面的江湖叫嚣打杀的名望之辈,却显得滑稽渺小。我不免脑洞打开,这个清洁老人是不是也是图书馆的那个扫地僧呢,每天看起来做着琐碎的清扫杂事,可是有着满肚子才学知识,不轻易示人。
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几本书在自助机办好借阅手续,塞进包里,走出图书馆的大门。而此时,外面天已黑尽,周围的高楼建筑更显得华灯耀眼了。刚刚,在身后的这座透明建筑里,我享有了这个城市最中心的几小时的安静角落时光,而几步之外就是这一片喧嚣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