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有人说成长是一个失去幸福的过程,一种纯粹享受孤独的过程。而孤独的游戏也许是一个人走完流程;拯救了世界,却无人可以分享。游戏,可能最初就是孤独的。
《HOME》这款游戏看起来并不孤单。
短短二十来分钟结束的人生,不仅有朋友,同事,猫,还有爱人的陪伴。游戏画面无比空旷,戴着围巾的主人公和所有人一样,都是面无表情的。他与陌生人相识相知,最终成为过客。少数人陪他抵达了家的终点,但“孤独”,永远都是人诞生直至死亡时的写照。
游戏开始,主角进入人生第一场修行。从学生时代伊始就存在的每一场试炼:中考,高考…令无数人感到孤独的一条路。除了全身心应对这些繁琐的考试,写完每一张卷子,记住每一个单词,把每一道公式印在脑海里,苦行僧般的生活要持续到童年时代的结束。偶尔大脑放空时看到喧闹的人群,然而只能继续埋头提笔。
直到认识了一些新朋友。无时无刻有一群人陪在身侧,他们笑容灿烂,神采飞扬,失意时会馈赠安慰,庆祝时高举酒杯。朋友带来的感动,心生温暖。但是渐渐的,愤懑与忧虑不被朋友理解,他们带来的不再孤身一人的错觉,依旧不能填满孤独的内心。泡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还是有一刻会失神。
步入了工作的轨道后,主角似乎很疲惫。面对杂乱无章的办公室,飞舞的纸张与表格。时针在以可见的缓慢速度爬行,逼仄的格子间压榨着最后一点耐心。占据人生大部分漫长时光的办公桌前,是独自对着电脑进行重复而机械的工作。肉眼可见增加的工作量,对前方道路的迷茫,稍许填补了内心空虚的角落。
偶尔在某天休息的时候,穿行在狭窄的街道上。街角的垃圾桶旁出现了一只小猫,温顺弱小,它独自伏在墙根,眼神惹人怜爱。这两个孤独的灵魂碰撞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没有人知道。那只小猫只顾着跟随主角,结伴而行。至少两个活着的生物呆在一块看起来不会那么孤单。
在游戏的尾声,主角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能读懂灵魂的伴侣,知道彼此内心的荒芜,这个可爱的人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岁月中难以冲淡的真情。无数起起伏伏,重现着人生百态。在旷野的尽头是一方狭小空间,装着一切体面的缩影。眼前划过幼时伏案的画板,一同长大的玩伴,亲密的爱人,还有那只小猫。游戏到此便终了。
游戏用有限的篇幅描绘着人的一生,从童年到家庭。从目送人来人往,到体会相伴与分离。当所有的一切席卷而来,才发现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联机游戏可以带来肆意笑声,呼喊与团队合作促成一场胜利浪潮,将每个人围在其中。而《HOME》带来无人分享的旅途,让人生的每一刻酸甜苦辣,都能体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