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习俗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已过,就陆陆续续开始准备年货了,蒸馍,做各种炸食,煮肉等,大人忙小孩乐,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
尤其是年二十八左右,乡下的镇上和县城的街道,开始变得车水马龙,拥挤不堪,大家都在集中这几天忙碌着采购年货。
年货这个词,在我的记忆里,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变迁。
(一)雪枣、金果条
很小的时候,家里春节的拜年礼包是那种自家用纸包的雪枣或者金果条,上面搭一块红纸,用麻绳一系,就成了一个个拜年的包裹。
现在想想,这个拜年包裹有点复古的味道,就像电视剧中古时候去药铺抓药带回来的小包,纸和绑扎方式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拜年包裹上会附上一块红纸。
这种形式的拜年包裹,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如今带东西,大多用的是塑料袋(顺带说一下,如今这种大量使用塑料袋的方式,塑料袋难以降解,这就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大量的白色污染,虽然目前大多数超市已经采用收费形式使用塑料袋,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小时候的我们,拜年时人家给一个雪枣,一小把金果条,这些都是美味不用等零食,会小心的藏起来,留着慢慢吃。那时父亲在家里包拜年礼包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围在旁边,有时会伸手拿一根金果条或者把掉下来的碎块雪枣放嘴里解解馋,不敢多吃,因为打年货采购时都有定量,吃多了包裹数量打不够。
印象中小时候,雪枣和金果条特别的好吃,现在超市购物时看到这两种零食买回家吃时,却再也没有了当年的味道,可能不少有都有过这种类似的体会。不知道是因为现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时代零食没有了小时候那种本来的原味,还是因为当时因为少而弥足珍贵,所以感觉味道特别的好,或者两者都有?
(二)白糖、罐头、麻糖、酒
再后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好一些,拜年准备的礼包流行“四样”:白糖、罐头、麻糖、酒。
白糖。现在还记得年货采购散装白糖和一打袋子。爸爸在家里称好分装,然后点一支蜡烛,拿一根1厘米宽,10厘米左右长的钢细锯条,将袋后叠好压在锯条齿上往蜡烛上一过,袋口就封好了。这个动作要快,距离烛火不能太近或太远,否则要么温度不够袋口没有封住,要么温度过高烧穿了袋口。那时候每到过年,爸爸都会做这项工作,那种熟练程度,让还是小孩子的我,看起来很是神奇。既然封口这么麻烦,为什么不直接买商店包装好的袋装白糖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袋装白糖贵一些,一斤一袋的包装,当然也有商家短斤少两的情况;二是家里自己的白糖包一般用称称好:八两一个,这是农村都约定俗成的做法,花费相对便宜一些。
罐头。记得那时比较有名的罐头品牌有“桔片爽”和“辣妹子”,好像都是湖南产的桔子罐头。印象中罐头水特别的甜。现在已经好像有很多年都没有吃过罐头了,据说吃罐头能治疗腹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麻糖和酒:印象没有那么深刻,麻糖是孝感的,酒各种牌子都有,不记得了。
春节过后家里都会有好多别人拜年送过来的“四样”,堆在家里的桌面上。这些都是你送来,我送去,没有多少人食用。
(三)红包
或许正是因为大家都感觉买四样既麻烦又不实用,所以有人提议直接给红包更好。麻烦是因为,拜年需要大老远的拎着四样走亲戚,包裹沉重携带不方便,那时候交通还没有现在发达,拜年还是靠开11路---走路而不是坐车。记得小时候去外婆家拜年,需要拎着礼包翻山越岭,走十几里路,初二去,然后在外婆家住一晚,初三回。路程远,十九家亲戚,拜年带着这四样,十几里路是够累的。再说说不实用,除了盒装麻糖和瓶装桔片爽小孩子会吃外,四样中的白糖和酒,你家送我家,我家送你家,其实都没有人动用,丢掉又有些可惜。
拜年发红包实在是一大创造,解决了麻烦和实用的问题,便捷了很多。现在微信和QQ都可以发红包,拜年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话。